第A16版:江苏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6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这位常州探花
和《梦华录》杜夫子戴着同款叆叇
  《梦华录》中的杜夫子 《梦华录》剧照
  《江苏文库·精华编》之《陔余丛考》
  《江苏文库·精华编》之《瓯北集》
  《南都繁会图》局部
  《苏州市景商业图册》局部
  《苏州市景商业图册》局部
  扫码关注
  江苏文脉公众号

  在最近的热播剧《梦华录》中,进士出身的杜夫子面见官家时,因为近视眯着眼睛,殿前失仪。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一位在廷试中露怯的“近视”进士,他便是清代学者、常州人赵翼。赵翼在廷试中的心路历程,还被收录进《江苏文库·精华编》里。

  《梦华录》中的杜夫子,常常手举一副“叆叇”(ài dài)。巧的是,在廷试中“雾里看花”的赵翼,最终也戴上了杜夫子同款“叆叇”。

  “叆叇”到底是个什么宝贝?且听文脉君细细说来。

  

  现代快报+记者 张然 实习生 徐炜业

  什么是叆叇

  叆叇,形容浓云蔽日的样子。

  还别说,这个词形容得可真贴切。视力不好的人看东西,可不就是朦朦胧胧、浓云蔽日的样子吗?可这词不是这样来的,而是翻译自阿拉伯语。

  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老人看不清楚书,把叆叇放在眼睛前面,就能看清楚了。这不就是眼镜嘛!

  明代罗懋登在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中也曾写道:“黄门官宣读满剌加国进贡:珍珠十颗,叆叇十枚,黄速香十箱……”可见在明初,眼镜不仅是舶来品,而且是十分珍贵的贡品。

  《江苏文库·精华编》的《陔余丛考》一书中,便旁征博引了好几个和眼镜有关的故事,作者赵翼对眼镜真是有别样的感情。

  书中说,张靖之曾在《方州杂录》中记载,他曾在指挥胡豅的家中,看到过宣德皇帝赐给胡豅父亲的一件稀罕玩意。它有两枚铜钱大小,形色都很像云母石,而且质地很薄。边缘由金框固定,它还可折叠,合起来只有一个镜片大小。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老人眼力不好,看不清书,只需打开放在眼睛前,字就能变大好几倍。

  张靖之还曾在孙景章参政处见到过另一副眼镜,功效是一样的。孙景章告诉他,这个宝贝名叫叆叇,是用良马从西域商人手中换来的。

  在明代,眼镜确实还是稀罕玩意,以至于吴宽获赠一副,还会作诗以答,他的《吴匏庵集》中,有一首《谢屠公送西域眼镜》:“随身或持此,遂使目光溢。”可见眼镜确实有用。

  明代藏书家郎瑛也曾拥有过一副眼镜,“质如白琉璃,大如钱,红骨镶二片,可开合而折叠之。问所从来,则曰甘肃番人贡至而得者。”

  几个故事讲完,赵翼还不忘“凡尔赛”了一把:“我20年前就拥有眼镜了,但一直没有用过。郎瑛是明嘉靖年间人,可见嘉靖时,眼镜还很罕见。”

  “近视”进士

  “20多年未用眼镜”的赵翼,在《瓯北集》中写诗详述了自己初用眼镜的感受,这本书还被收录于《江苏文库·精华编》中。

  这首诗的题目直奔主题,就叫《初用眼镜》,全诗425个字,皆为五言一句。

  少年时,赵翼的视力特别好,“能从百步外,远读屏满架。又能寸纸上,心经全写罢。”可惜,他没有好好爱惜眼睛,借着萤火看书,凿壁借着邻居家的灯看书,渐渐地视力越来越差,书也看不清了,写蝇头小楷得在大晴天的窗户边才行。

  真正让他露怯的,是廷试。“恭逢廷试期,方觊一战霸。生平见敌勇,坐是临阵怕。”

  乾隆二十六年(1761)三月,辛巳科廷试。学富五车的赵翼壮志满怀,却也因为近视,心里有些发虚。“眼光故如豆,况复蒙绡帕。真愁雾看花,几俾昼作夜。”

  看什么都像蒙上一层绢帕,犹如雾里看花,明明是白天,但却仿佛是黑夜一般朦胧,可见赵翼的度数也是够深的。

  虽然他在诗中并没有详述廷试的结果,但这次廷试始终是赵翼心头的一根刺。

  尽管视力这么差,但赵翼仍凭着真才实学考得了第一名。可是,赵翼是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江浙历来状元辈出,而陕西从未出过状元,乾隆考虑再三,将赵翼的成绩与考了第三名的陕西人王杰对调,赵翼只中了探花,赐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

  尽管和状元失之交臂,与近视并无必然联系,但后来,赵翼还是戴上了20年未戴的眼镜,直呼“真香”:

  晦者摄之显,漆室变台榭。

  小者拓之大,蚁垤屹嵩华。

  空中花不存,镜里影逾姹。

  遂觉虱悬轮,可以命中射。

  亥豕宁被讹,焉乌漫售诈。

  药堪决明蠲,刮岂金篦藉。

  奇哉洵巧制,曷禁频叹讶。

  直于人力穷,更向天工假。

  此“画”怎讲

  看了这么多古籍中的文字描述,你能想象出古代的眼镜长什么样了吗?古人又是如何佩戴的呢?

  想象不出来也不要紧,因为在古画里也能找到眼镜。

  明代画家仇英的《南都繁会图》,称得上是南京版《清明上河图》,将明代南京城的风貌尽绘笔下。把这张图放大,在“兑换金珠”招牌的金店门口,坐着一位戴眼镜的老者。但仔细看来,他的这副眼镜没有横架于耳朵之上的镜腿,而是直接夹在鼻梁上的,这应该是明代中前期佩戴眼镜的常用方法。

  

 

  

  N95口罩戴久了鼻梁都疼,更何况是在鼻梁上夹上一副眼镜呢?所以到了明晚期,人们学会了在镜架两端牵线,将线系于脑后来固定。

  明代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叆叇》中详细描述了这种佩戴方法:“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

  

  

  

  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眼镜在明朝可太贵重了,要不然是宫里赏赐的,要不然就是从胡商手里买的,没点实力还真用不上,但是到了清朝,已经很普及了。而且,“进口”的眼镜都是玻璃做的,后来广东人仿造它的形状,用水晶来制作,效果更好。

  清代的《苏州市景商业图册》,便佐证了赵翼的说法。图册用30余幅画展现了苏州街景,其中便有一家眼镜铺子。招牌名为“益美斋精制水晶眼镜铺”,店里有一位顾客正在配眼镜,只见他双手举着一副圆框眼镜,掌柜将一本书摊放在柜台上,让顾客试试眼镜是否合适。

  苏州《镜史》

  一副眼镜戴得舒不舒服,验光很重要。早在明末清初,苏州的杰出技师孙云球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按照人的年龄和视力情况研制出老视、近视等不同品种的镜片。

  《江苏文库·书目编》的《江苏艺文志(增订本)苏州卷》中,提到了孙云球写的《镜史》一书,这本书是中国首部光学著作。书很简略,总共只有1300多字,却介绍了11种不同的镜片。

  昏眼镜是给“喜望远而不能视近”的老年人用的,相当于现在的老花镜。近视镜是给“能视近而不能视远”的人使用的,和如今近视眼镜大体无异。童光镜是专给孩子使用的,也叫存目镜。“成童即用,十数年后去镜,目终不衰,至老仍如童子。”

  使用远镜在楼台高处观望山川河海、树木村落,仿佛就在眼前一般。这不就是望远镜嘛?

  还有一种神奇的火镜,可以于日中取火,无煤自燃,简直是舟车出行必备之良品。焚香镜也与火镜相似,把镜子做成一个架子,随着太阳的方向转动,把香料放在镜子下面,不用火就可以散发极佳香味。

  端容镜跟铜钱差不多大小,可以挂在扇头,系于帕角,有点类似现在女孩子出门揣在包里的补妆镜。

  能让人在大太阳下“目痛立止”的夕阳镜,有点像现在的墨镜。还有能让“疥虫毛足毕现,蚊蟁宛如燕雀,蚁虱几类兔猿”的显微镜,“一物化为数十物”的万花镜,类似于简易针孔成像器的摄光镜等等,花样百出,应有尽有。

  参考资料:《陔余丛考》《瓯北集》《镜史》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