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出版的国家级核心期刊《文艺研究》刊发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长篇论文《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文章中,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读书》杂志前主编汪晖写于20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被指存在多处抄袭。(3月25日《京华时报》)
“王彬彬”、“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学风问题”……前两者是学术名人,第三者是本学术名著,与“学风问题”有染,“学界CCTV”曝光了,问题很严重。
热闹,几乎是注定的了。意外的是,钱理群先生也参与了进来。据称:汪晖希望此事由学术界自己来澄清。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北大教授钱理群则表示,以今天的学术标准来看,《反抗绝望》可能确实在引文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但不能简单称之为剽窃。
汪晖先生的意思,我明白;理群先生的持论,我也很清楚。可是,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有待“澄清”、“不能简单称之为”的话,在我看来,它可以是马、是牛、是风马牛,却难言是“剽窃”。其一、王彬彬先生详尽列出的“汪晖的抄袭对象至少包括5部中外专著”,不仅经过了《文艺研究》编辑部的逐字核查,而且王彬彬的文章发表之后到现在,也不知被多少人密密麻麻地梳理过了。有些,归入暧昧的“引文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一类,说得过去。然而还有不止一处两处,明明就是“生吞活剥前人”,难道不称“剽窃”,改叫“学术笑话”?
通过汪晖先生的“各式”表述,我们看到了“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反抗绝望”,而拿什么反抗丑闻不断的绝望——我们及我们的学术界呢?王彬彬先生站出来是一,《文艺研究》摆出来是二,媒体看过来是三。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汪晖希望此事由学术界自己来澄清”,钱理群教授就有了“表示”。而钱先生敢于表示“不能简单称之为剽窃”的来由,竟是“王彬彬的那篇文章尚未读完,而且手头没有《反抗绝望》一书可以查阅,所以只能根据此前对该书及汪晖本人的了解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果然不愧“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对鲁迅研究的贡献不能否定”,果真翻版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司振龙 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