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名为《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于近日发布,根据调查结果,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而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或者称为“伪幸福”。
(3月17日《广州日报》)
看来,越是大城市,人们的幸福感就越低。那些被调查者说:房贷、子女教育、父辈养老的家庭责任集于一身,心里都觉得透不过气来。收入看似不错,却怎么也禁不住花。那么,细分起来,到底是什么腐蚀了这些中产们的幸福?
在税收上,中产是纳税主体。即便是金融危机,这些工薪中产们也得不到任何减免税的优惠。国税局的数字是,2009年全年税收收入63104亿元,比上年增长9.1%,远超年初制定的8.2%的增长计划。而财政部则称,个人所得税已成为国内税收中的第四大税种,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工薪阶层税收占个税总税负的50%。
另外一个原因:资产价格在上涨中,中产们却享受不到好处,相反却要为资产价格带来的通胀付出更多胜过成本。小中产们的工资可能几年都不变,但同时期资产价格却在翻跟头。比如说房子,年入5万的所谓中产,辛勤劳动若干年,还不如有钱人倒卖一套房子。房子虽然增值了,但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又不是用来卖的。你每月要还贷,还要面临利率上调的风险。
或者,幸福如同“第欧根尼的阳光”,跟物质没有太大关系?《广州日报》这则新闻中的专家就开始劝诫小中产了:“不要将工作当做生命,本末倒置,进入这样的状态,很容易不幸福。”不说这句话还好,此话一出口,更让所谓中产们的郁结加重——不要将工作当生命?我若不工作,生存都问题!(蔡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