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两会后官员代表别又躲起来了
· 政府被质询瓦解官场潜规则
· 指望垄断企业“自我革命”太傻太天真
· 为何宁死 不当公务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1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指望垄断企业“自我革命”太傻太天真
  垄断企业是收入分配改革的“七寸” 新京报 3月11日 作者 匡贤明

  这次两会,有政协委员提供材料显示,“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行业的员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因此,“垄断性央企高收入已经成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收入分配改革短期可以见效的唯一可能突破点”。

  (《每日经济新闻》3月10日)

  新京报一评

  从现实情况看,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七寸”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我们需要国有企业来垄断某些行业,根本原因是它们“关系国计民生”。也就是说,成立垄断性国有企业为的是公共利益,而不能是个别企业的利益。

  如果不厘清这个定位,垄断行业和某些国有企业永远有在市场上扩张地盘和提高自己收入的内在冲动。目前七成的央企进入房地产行业,七成的央企涉及经营非主业的宾馆酒店,这其中的动机就是可供自己分配的利润刺激,其典型口号为“央企首要任务就是赚钱”;而视公共利益为企业利益,则是垄断行业高收入的借口。

  作为社会的公共财产,其运营、收益的分配理应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但现实是,垄断行业和某些国有企业,在主业上很大程度脱离了基本定位,在辅业上完全脱离了基本定位。许多所作所为,实质上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市场企业,把公共财产的增值视为自己经营的成效,并以此为自己高薪寻找借口。

  如果不认清这个“七寸”,仅采取行政性“限薪”的方法等,很难打破垄断行业的畸高收入。可限的是看得见的薪水,不可限的是看不见的福利。根本出路在于,适应“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性,把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公益事业改造为社会公益法人,其财产及运营参照行政单位管理,其考核不以利润为指标而以公共利益为指标,其员工薪水参照公务员报酬。考虑到市场因素,可以适当增加“市场风险贴水”,例如10%-20%。社会公益法人的运营利润,全部收归国有,纳入全口径财政预算范围内,用于增加在社会领域的支出。

  现代快报再评

  要求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从规范垄断国企人员的收入开始也已讲了多年。这次“两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的发言最尖锐。她在会上发言指出:“垄断行业的国企占据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以国家的‘长子’自居,却不管‘家里的穷人’。”但是她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到了需要‘自我革命’的时候”,这话至少对于垄断国企来说,是太傻太天真。

  我觉得有委员说,先从国企的收入水平、福利水平向全社会公开做起,倒是很实在的措施。国企是全民所有,“股权”是全体国民的,凭什么不向全国人民公开相关分配信息?难道国企领导人和员工平均年工资福利分别是多少,也是国家机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