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两会后官员代表别又躲起来了
· 政府被质询瓦解官场潜规则
· 指望垄断企业“自我革命”太傻太天真
· 为何宁死 不当公务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1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为何宁死 不当公务员
  48岁的刘美艺(化名)至今没想通:自己深沉的母爱竟成了“杀”死女儿的凶手——女儿晓琳大学毕业后,通过网络从事自由职业,但在机关当领导的她认为这“工作”不稳定,四处张罗让女儿进机关端“铁饭碗”,却屡被拒绝。去年12月,一次争执之后,25岁的晓琳受不了母亲念叨,赌气从25楼的家里纵身跳下……

  (3月9日《 城市晚报》)

  爱为何成为“杀”死女儿的凶手? 羊城晚报 3月11日 作者 王石川

  羊城晚报一评

  普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美好而明媚的未来。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身为机关干部的刘美艺希望女儿端上铁饭碗,也是人之常情。但应该承认,在传统家长制文化依然有影响的今天,有不少家长把孩子当做附属物,当做实现自己理想或梦想的工具,不懂得尊重孩子。但是,问题又不止这么简单。

  表面看,这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但实际上又不仅仅如此。刘美艺让女儿考公务员,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一种缩影,她的选择并不孤绝和新异。进而言之,当下,官本位的思想仍然或多或少地主导着这个社会,一旦考上公务员,不止是预示饭碗的稳定,还有其他摸得着看得见的好处。

  为什么那么多人考公务员?如果社会保障足够完善,人们有足够的安全感,还会争先恐后地希望工作稳定吗?事实上,真正有志气有想法有才华的人是不屑于稳定而没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对未来的不可预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公务员。因此,与其说是刘美艺害死了女儿,不如说,是庸俗的价值观和当前社会的集体焦虑感害死了晓琳。对这一血腥事件,除了对人性的追问,对家庭伦理的质疑,更应该逼问的是,当前惨淡的现实和公务员热背后的怪象。

  现代快报再评

  问“为何宁死不当公务员”,就跟问祝英台为何宁死不嫁马太守的儿子马文才,偏要嫁给穷书生梁山伯一样。祝英台她爹妈当然也是为了女儿终生幸福,当然也是出于自己和社会的经验,嫁给官员家比嫁给穷书生家风险系数小。拷问择偶择业观念产生的社会环境自然重要,做父母的尊重子女的选择更重要。

  我不赞成将一切悲剧归因于社会的思路,我认为父母的专制是这个事件的主因。他们至今还以“为你好”开脱自己是说不去的,“人各有志”的常理他们应当懂,也应知所有专制行为都是在“为你好”“保护你”的旗号下进行的,总以为只有自己才代表了被压制者的长远利益。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