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不能把“钓鱼执法”的概念泛化
· 中美关系“三十而立”,当互为镜鉴
· 武大撇下病危教授输掉了道义
· “编制”成了悲喜的分界线
· 单位保障应尽快转向社会保障
· 那些评比表彰是如何扰民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编制”成了悲喜的分界线
  ■第二落点

  武汉大学解释,张在元教授非全职聘用,因此不能享受校内教职工住房及公费医疗等福利。说白了,也就是张在元教授没有“编制”。这无疑是校方“榻前解聘”的依据所在,也是引发舆论混战的导火索。

  以张在元教授在学界的地位以及对学校的贡献,尚且不足以谋取一个名正言顺的“编制”,这样的细节足以使人惊诧。在高额的医疗费面前,“编制”的含金量被极端放大。张在元教授的潸然泪下以及其亲属的拍案而起,是对学校的做法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比起张在元教授所做的贡献,他没有享受到应得的福利。然而转念一想,面对同样的悲剧,那些既没有“编制”也缺少实力的普通人,究竟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孱弱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是否足以成为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大家都知道,公务员目前的医疗保障是最健全的,倘若再加上形形色色有“编制”的各类其他群体,医疗资源的大部分就与那些“编制”外的群体隔绝了。张在元教授固然可以凭借自身威望与影响对此表达不满,但更多的人面对同样的状况,怕只能是欲哭无泪,望“编制”而兴叹。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对10所高校1641名90后和80后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了大学生最想去的工作单位。从追捧公务员岗位,到向往国有大中型企业,疲于奔命的年轻人在现实面前,将择业过程中的“经济人理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是在追求事业,而是在谋求“编制”。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变化,拥有“编制”,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个避风港,就意味着可以少一些张在元教授式的困顿与挣扎。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日益懒惰,而是现实教育他们渐趋“理性”,这样的状况不由得令人一声长叹。

  (赵志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