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人事震荡揭示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在关系到传媒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新闻报道的自主权等大事上,从业者发言权不充分,我国的媒体生态仍然处于一种待发展状态。
传媒业是一种特殊行业,既要在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又要兼顾社会责任,在我国,传媒还要保证舆论的正确性,确保不触犯红线。
面对当前媒体出现的变革,以及推动我国向国际社会传播良好形象的考虑,胡锦涛主席于10月9日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媒体大会上,强调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鼓励和支持媒体在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说明政府非常重视传媒的舆论监督,也希望通过舆论监督缓解社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对传媒随意打压,甚至进行打击报复,违背了媒体行业的普遍规律。
《财经》杂志的震荡,看似来自资方,但资方与新闻报道从业人员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依然耐人寻味。如果传媒的疏导功能被资方这样肆意压制,公众的情绪无法发泄,获取信息的渠道闭塞,迟早对社会管理不利。
面对压力,胡舒立并未就此束手,仍然很有可能寻找到新的空间,这说明,即使资方挤走了胡舒立团队,媒体仍然会不断产生新的呼吸空间,这些新的缝隙,或许就是希望所在。
《时代周报》 彭伟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