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吸烟被拘,法律的弹性有多大?
· 取消考生排名,即无状元之争
· 司法公正是对社会大局的最大贡献
· 不要急着成为“上中等富裕国家”
· 出售廉租房是危险的“创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司法公正是对社会大局的最大贡献
  【学者视线之邵建专栏】

  在“重大刑案审判务必增强政权意识”的报道标题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近日在南京召开的一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讲话中不断强调“大局”二字,要求各级法院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意识。那么,什么是大局,8月31日《人民日报》有篇文章,题目是《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鉴于最近各种大局论不断见诸媒体,我以为只有这里的以社会为指归的大局才是和我们每个人有关的真正的大局。在此,我不妨以《人民日报》的题目申论王院长的大局论。

  关于社会大局,不妨先问社会是什么。在我看来,社会不是实体,而是一种结构,该结构由无数的你我他和无数的机构、社群、团体以及由此呈现的各自不同的相关领域而构成。因此,就具体的你我他而言,社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相应地,社会大局也是一种抽象的大局。如果把社会和社会大局落实到具体,那么,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就是关键。如果各个领域都能把自己的事办好,即是对社会大局有所贡献。反之,如果可以把各个领域抽空,社会和社会大局则沦为空话。

  就此而言,社会大局落实到司法领域,就具体化为司法领域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王院长讲话中有这样一句“最大限度地彰显司法公正”,这是全篇讲话中的最经典的司法语言。但,我为我们经常刻意强调这种语言而悲哀,毕竟根据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强调什么必是缺乏什么。因此,司法公正作为司法领域的至上原则,做到这一点,即是它对社会大局的最大贡献;除此,社会大局对它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其所以如此言之,盖司法本身即社会大局的重头,甚至是最重头。如果任何社会都需要公正维系,那么,司法即执社会公正之牛耳。如果任何社会缺乏公正即缺乏稳定,那么,社会公正的最终裁判就是司法公正。由此可见,司法和司法公正,在社会和社会大局的要冲位置。同时,就上述《人民日报》的那篇文章的题目而言,毫不动摇地推进以司法公正为龙头的社会公正,才是维护社会大局的长治久安之道。

  司法公正的原则,高悬于整个司法领域之上,但要真正落实,亦即王院长所谓“最大限度地彰显”,并不是一桩说到就能做到的事,放在任何一个社会,它都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其中法律以外的权势即为干扰之一。比如目前有不少全社会关注的贪腐大案,它的背后有着盘根错节的权力关系,审判是否能够秉公,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关司法大局的考验。我希望我们的司法工作能经受这样的考验,毕竟百年中国的司法史上,不乏经受这样考验的先例。

  南京这次会议是“全国法院审理刑事大案要案工作座谈会”,王院长特别强调“重大刑案审判务必增强政权意识”。增强政权意识亦可从司法本身获得解释。须知,司法权本身就是政权,或政权的有机构成之一。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至少都包含行政权和司法权,它们有各自的领域和分工。司法只有尽责于自己的分工,同时行政只有恪守对司法分工的尊重,司法才能正常运作。不独如此,当行政出现问题,必要时还须经由司法加以裁决。因此,在政治文明的框架下,社会大局的稳定,司法往往最终为其操盘。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