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吸烟被拘,法律的弹性有多大?
· 取消考生排名,即无状元之争
· 司法公正是对社会大局的最大贡献
· 不要急着成为“上中等富裕国家”
· 出售廉租房是危险的“创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不要急着成为“上中等富裕国家”
  ■新华时评

  “北京已达到上中等国家富裕水平”,北京市统计局新近公布的这个消息,不仅没有赢得满堂喝彩,反倒招来了一些质疑之声。

  “我‘被富裕’了!”有市民戏称,“北京已经富到这种地步了吗?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北京市统计局提出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北京市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3%左右。所谓恩格尔系数,是以食品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比例越低越富有。的确,如今北京市民像其他中国人一样,日子越过越好,早已用不着每天为“吃了吗”忧心。可是,住房呢?医药费呢?孩子的教育支出呢?几乎每个普通中国家庭都不得不面对的这些沉重负担,却没有被这个国际权威的衡量标准充分考虑到。

  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简单套用1857年德国学者发明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不太科学,至少不那么实际。这也许不是专业的学术结论,却是老百姓浸透着每天柴米油盐滋味的生活感受。

  北京“已达到上中等国家富裕水平”的另一指标是“人均GDP已达9000美元”。人们对这个数字本身并不怀疑,大家的提问指向更深层面。有人指出,片面强调“人均GDP”的高水平,是否会忽视了收入差距问题?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抽样数据,2004年,北京城市居民高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为4:1,并呈继续扩大趋势。近年来,尽管市政府为扭转这一局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但收入差距较大的状况至今不容乐观。

  北京今天的发达和繁荣足以令国人骄傲。但急着把北京与“上中等富裕国家”相提并论,却暴露了一种浮躁心态。

  综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我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够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必须正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尤其要强调忧患意识。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才能养成勇敢、坚毅、进取的品格。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亦当如此。 新华社记者 李柯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