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还有多少“投机倒把罪”赖着没走
· 七夕节冷暖
行政别干预
· 权力霸道让“官二代”应运而生
· 傍李白 要傍就傍他对权贵的蔑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3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权力霸道让“官二代”应运而生
  ↓权力世袭固始县成“故事县” 新华网 8月26日 作者 毛建国

  近日,有网民发帖子称,河南省固始县在2008年全县选拔正科级干部和县局级干部任用中,最后确定的12名乡长大多是当地官员亲属,难免给人“继承”之感。固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周辉回应,情况属实,“但是他们都是符合程序,经过大范围的公选后出来的,他们具备了当选的条件,难道官员之后就无权当选了吗?”(8月25日广州日报)

  【新华网一评】

  固始县真会讲故事,这样的回应充分表现了权力的霸道。是的,官员之后有权当选,问题是,确定的12名乡长大都是官员之后,难道,就只有官员之后才会当官?全县那么多人口,官员能占几何,难道说在固始真的存在“龙生龙凤生凤”,只有“官二代”才会当官,而“民二代”只能做百姓?

  应该说,公选是对传统干部提拔任用制度的有效创新。传统的制度,显然可以“暗室”形容之,在固有模式下,到底什么人该上,什么人不该上,这里面的偶然因素、人为因素太多,而且“官一代”在其中的影响很大,甚至不排除其中有权力交易,互为方便的可能。因而,传统的模式也更容易造成“官二代”上“民二代”让的格局。正是出于打破传统官弊的希望,这才有了公选制度的登场,而这显然凝聚了更多的民意期待。

  公选公选,顾名思义,不仅要公开而且要公平公正。从人口概率来讲,一个县的官员尤其是曾经或者正担任重要职务的,其数量终究是有限的,体现在最终的当选结果上,他们的子女可以有当选的,但肯定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占绝大多数。固始县12名乡长,最后居然大多是官员亲属,显然是不正常的。这样的公选结果,明显有违公选制度设置的初衷。

  一个良性的制度为何也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这到底是制度设置不够完善,还是执行环节出现了问题?按照“故事县”周辉部长所说,“只要符合条件就能自荐,这些领导干部的亲属,在岗位上也是有足够的资历”。姑且将其当真,但让人狐疑的是,难道就只有“官二代”符合条件?当然也不无可能,与“民二代”相比,“官二代”们毕竟有着太多的机会进入官场,有着更多的机会脱颖而出。而这,显然就是网友所诟的权力继承之本质。

  公选之下,“固始县”竟然成了“故事县”。显然,这样的公选难以服众,而周辉部长的回应,也是徒增笑耳。只是这样的笑,苦中含涩过于沉重,有关部门当深思之。

  【现代快报再评】

  有这样不讲逻辑的组织部长,出现这样不合常理的“故事”,倒是很合逻辑的。人们质疑的分明是难道只有“官二代”才有能力当选,周部长舌头一转却成了难道官员之后无权当选吗,他偷换概念转移命题的能力超强。“权力的霸道”使他在本地所向无敌,也使他成了被宠得不知天高地厚的“临江之麋”,以致在国人的质疑面前“徒增笑耳”。

  严重不同意“一个良性的制度为何也出现这么多的问题”的设问。这种选拔程序设计根本就是不良不公的:在官场搞官选官,不关民众的事,根本就不合理,也不合法——依法乡镇长可是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如果说是党委提名也只能提候选人,连过场都没有走圆,这组织部长也太不把人民代表放眼里了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