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胡斌替身”发帖者不应被拘
· 最可怕的是以“程序正义”强奸民意
· 对医疗信息公开表示谨慎欢迎
· 石油与房地产业越来越神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最可怕的是以“程序正义”强奸民意
  【媒体思想之曹林专栏】

  网友发帖曝光河南固始县公选乡长黑幕,称该县2008年公选乡长中,最后确定的12名乡长大多是当地官员亲属。该县组织部官员证明“情况属实”,但认为他们都是通过程序公选出来的。并据此反问:难道官员之后就无权当选了么?

  (8月25日《广州日报》)

  好一个“难道官员之后就无权当选”的反问,听起来似乎理直气壮。不由想起去年辽宁本溪的“抢官丑闻”,4名拟任本溪团市委书记、副书记的人选中,有3人的父母是本溪市里的领导,面对舆论“世袭和抢官”的批评,当地官员的反问如出一辙——难道领导子女就不能成才吗?也是理直气壮,可调查结果显示:推选过程违反了干部选任的回避原则,选拔结果无效。

  “难道官员之后就无权当选了么”——废话,官员之后当然有权当选,但关键在于程序公正。符合程序,这是固始县组织部官员理直气壮的理由之一,可关键是,这是怎样的程序,这样的程序公正吗?是真正地尊重程序正义,还是把程序当作摆设,当作官职世袭的遮羞布,以“程序正义”之名强奸民意。

  看看这是怎样的程序。据该县组织部介绍,此次选举分成3个步骤,第一步,在符合“43周岁以下、任副科级2年以上”等条件下自荐,最后自荐出来270多人;第二步,经县里处级、正科级干部以上还有老干部代表300多人投票,推出来60多人;第三步,经过数天考察,由县委常委等官员50多人投票选出最后的乡长12人——显然,程序在第一步还有起码的公平,条件对每个人都很平等,也很难作弊。而后面就显失公正了,由领导和老干部投票选举,那些有关系的自然就占据了优势。第三步就更明显了,由县常委等官员投票选出,领导子女自然就沾了光。领导间很容易形成一种默契,今年选你儿子,明年推我女儿,你帮我投票,我帮你投票。这样的内部推选程序,很容易变成一场领导间的利益交换。

  事实也正是如此,因为程序如此地倾向官员后代,以至于政府未公布名单前,网友已“猜”出选举结果。不公正的程序,决定了结果的不公正。

  可惜,如此不公正的程序还打着“公选”的旗号,请问这哪里有着一点儿公选的影子,公众在哪里,民意在哪个程序上起到了作用?自始至终,民众都无权介入这个“公选”程序。所谓“公选”,不是一场领导们关起门来私选、私分公职的游戏。跟去年本溪的抢官丑闻如出一辙,只不过本溪是披着“双推双选”的外衣,而固始县是披着“公选”的外衣大行其道掩耳盗铃。

  确实,在这个民主法治深入人心的时代,明晃晃的官员世袭并不可怕,大家一眼便能识破,可怕的是打着“程序正义”的幌子,以“程序正义”之名强奸民意,把“世袭”包裹在看似正义的程序中。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编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