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班主任批评学生”是权利也是义务
· 什么才是“适当的批评”?
· 请别忽视孩子的话语权
· “数据不失真”才是最大的“统计善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请别忽视孩子的话语权
  透过这条引起舆论哗然的规定,我们需要反思两点。其一、行政权力是不是管得太多了?在当下,老师批评教育孩子竟然需要授权?为人师表者,都应该有一定的职业标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如何批评教育学生,本是最基本的职业准则,为何需要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厌其烦地下发通知?其二、“有权批评学生”背后,为何恰恰遮蔽了孩子的声音?多年来,教育部门制定政策时,我们总听不到孩子的声音。孩子总是被包办,被代表,被管理。实际上,老师该不该批评学生,最具发言权的应该是孩子,因为他们是受众,如果没有了孩子的声音,就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政策,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孩子的心声。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绝对的服从,就意味着服从者是愚蠢的,甚至连发命令的人也是愚蠢的,因为他无须思想,怀疑或推理,他只要表示一下自己的意愿就够了。”别再把孩子当做工具,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与好恶。一味让孩子成为顺从者,必然培养不出有着公民意识的学生。

  (王石川)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