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对自讨苦吃的
车改多点鼓励
· “出动特警阻挠采访”涉嫌妨碍公务
· 专家号稀缺折射另一种看病贵
· 警察上访印证“正常途径”的梗阻
· 惩治工程腐败关键是造价透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专家号稀缺折射另一种看病贵
  ■公民发言

  看病为什么这么贵?药价贵、诊疗费贵、住院费贵、大处方、过度治疗乃至医院乱收费、医生收红包……还有呢?且看下面这则新闻。

  北京市各家医院一年的“专家号”仅约178万个,但去年一年,希望得到专家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人数为1.2亿。一个“专家号”原本只需14元,一经票贩子倒手,竟会被炒至1500元甚至更高。这是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日前透露的一组数据。(8月20日《中新社》)

  哦!原来,“看病贵”还有票贩子的一份“功劳”。但我要说的并不是票贩子。

  1.2亿人希望得到“专家号”,这个数据令人惊诧(北京只有1000多万人口),可以肯定,其中大部分是从全国各地涌向首都看病的人。北京好医院多,名医云集,上海也是如此。想必那些没关系、没门路的外地求医者,大都是这般境遇——在大城市等着去好一点的医院找好一点的医生,但在看病之前,他们的等待,是需要付出高额成本的。是的,我要说的就是这种“看病贵”,一种由“看病难”导致的“看病贵”。

  这种“看病贵”与药价虚高无关,与大处方无关,与红包也无关,而是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惹的祸。在同一个城市里,医疗资源配置失衡表现为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庭冷落;放眼全国,医疗资源配置失衡表现为大中城市集中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而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医疗基础薄弱、医疗资源匮乏,小病看不好,大病不能看。当城里人纷纷涌向大医院的时候,农村人正行走在进城的漫漫长路上。

  有人说,解决“看病贵”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大政府投入,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仅此显然还不够,想方设法均衡医疗资源配置,将政府投入更多地向医疗基础薄弱地区倾斜,也应该是医改宏大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晏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