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杭州车祸与“社会断裂”何干
· 供水利润这么高,怎么还要涨价?
· 水价上涨的前提是公布成本
· “楼市成交量集体回落”不是正常现象
· 如何防止“举报信泄露给被举报人”
· 难获赔付比开胸验肺更残酷
· 拆楼易,拆心中的“楼脆脆”难
· “水价涨”和“水税涨”是两个概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楼市成交量集体回落”不是正常现象
  ■热点纵论

  在经过上半年的持续发力后,7月全国楼市出现了区域调整的局面,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首次出现月成交量全部下跌的局面。这是北京楼市继5月之后今年出现的第二次回调,是2009年以来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的首次走跌。

  (8月6日《人民日报》)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楼市的风向标,这三大城市楼市成交量的回落,是不是意味着其他城市的成交量跟着回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指出,7月份环比出现波动十分正常。但在我看来,目前楼市呈现出的量价背离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在量价背离的背后,是一个真实扭曲的楼市,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楼市会面临更大的麻烦。

  成交量回落可以简单解读出两个原因:供应量减少和需求量减少。这两个原因其实也可归结为一个原因,即房价过高。供应量少,物以稀为贵,房价自然就高;房价高,就会对需求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供应量减少,首先警示楼市存在大量的捂盘惜售以及延迟开盘问题。这表明人为因素操纵楼市开始大范围抬头。如果对开发商捂盘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理,不仅市场风险大增,而且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也面临进一步损伤的风险。此外,尽管供应量减少有金融危机的原因,但要承认宏观调控发挥的作用不够理想,导致楼市供应量不足。如果不及时下定决心增加供应量,楼市就很可能会大起大落,危害经济。

  需求量减少也有两种解读,一是消费型需求减少,二是投资型需求减少。消费型需求减少,既是因为高房价抑制了部分需求,也是因为购房人的心理预期发生了变化。自6月份以来,不仅国家银监会、发改委对当前楼市发出预警,而且国土资源部严查“地王”,国税总局严查房企纳税情况,都给购房人传递出政府将要出手抑制房价的信号。

  同时,高房价本身以及多个部门密集预警楼市,也多少改变了投资客对楼市的预期。其实,去年下半年不少投资客“割肉”甩房的现象,很多人应该记忆犹新。自然而然,精明的投资客出手就会更加谨慎——谁也不知道房价明天是涨是跌,政策到底如何转向。

  如果成交量继续下滑,我以为房价虚高就失去了支撑,很有可能跟着成交量回落。现在,支撑房价虚高的唯一支柱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只靠货币政策支撑,失去真实需求支撑的高房价,注定寿命长不了。(冯海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