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这只螃蟹吃得好!
· 周市长还有多少“隐私”要被逼出来
· 官员要习惯舆论的“刻薄”追问
· “反贪局长贪污”凸现监督困境
· 我真的会很生气!
· 权力要经得起阳光的穿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官员要习惯舆论的“刻薄”追问
  ■第三只眼

  对于网友的挖掘和媒体的报道,周森锋称已影响了工作,而很多网友也表示过于刻薄。的确,相比其他官员,仅仅因为年龄原因而受到过多质疑和考问,对周森锋不公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官员不该接受这样的质疑和考问。对所有官员的任命,都应该受到这样“刻薄”考问。但现实中,我们的官员任命中缺少的就是这些,这不仅仅是因为官员任命不够公开,也跟公众漠然有关。

  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作为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候选人,汉姆斯在原本没有悬念就能当选的投票前夕,被曾经的助手希尔指控性骚扰——给她描述过一个色情片的某些画面。而好事者竟然也通过汉姆斯很早以前的借片记录挖到汉姆斯曾看过这部影片。尽管参议院最后否决汉姆斯的大法官任命,不是因其作风问题,而是因其宪法观点,但性骚扰风波无疑是一个导火索。

  周森锋被质疑和考问,人们就觉得过于刻薄。按照这种思维,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汉姆斯肯定会归罪于这个莫须有的性骚扰,而公众也肯定认为对其性骚扰指控过于刻薄。但事实上,汉姆斯并没有因此起诉希尔,美国人也不认为“误伤”有什么不妥。美国人之所以这样“刻薄”,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当选官员就应该接受包括人品修养、过往言行等在内的质疑和考问。所以,美国人并不会因为克林顿忙于政务,就对其“拉链门”放一马。

  作为一名民选市长,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无论是媒体对周森锋家庭背景的调查,还是网友搜出的下属为其撑伞的工作照,抑或是被曝光的可能存在论文抄袭的可能,周森锋对所遭遇的这种掘地三尺的质疑,都是应该接受的。

  为什么要对周森锋刻薄?为什么又不适应这种刻薄?是因为我们的官员任命还不够透明和公开。换句话讲,官员任命过程中,原本应被公众颠来倒去质疑和考问的做法还没有成常态。其实,不是媒体刻薄,也不是网友好事,而是我们还不习惯考问和质疑官员。(王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