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这只螃蟹吃得好!
· 周市长还有多少“隐私”要被逼出来
· 官员要习惯舆论的“刻薄”追问
· “反贪局长贪污”凸现监督困境
· 我真的会很生气!
· 权力要经得起阳光的穿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反贪局长贪污”凸现监督困境
  ■公民发言

  山西一名检察官透露,繁峙县反贪局长穆新成已被双规一个半月。繁峙县里众多的矿老板和涉矿的各级政府官员,多被这位反贪局长“办”过。穆新成财产大概有2亿元,凡矿主均需向其进贡,或遭到“以办案为名的敲诈”。(6月25日《成都商报》)

  反贪局局长居然是个大贪官?!人们的惊讶至少说明了一点:大家对执法机关还保留了最基本的信任,他们不愿相信司法公正这个最后的底线也会沦陷。但现实是残酷的,在穆新成之前,原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利用“双规”权大肆敲诈勒索,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权力监督者腐败的可怕。

  可以想见,在繁峙县那个由不同资源组成的利益链条中,反贪局局长代表的监督权处于怎样的“无敌”地位——其他的权力一旦寻租,还有反贪部门在等着,反贪部门的头头腐败呢?在当地的权力制衡链条中,恐怕难以找出他的“天敌”。于是,反贪局局长就在当地肆意腐败,直到有一天被上级主管部门偶然发现……这样的偶然,看似幸运,实则无奈。

  6月25日的《新京报》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透露,2005年至2009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渎职侵权司法人员9270人,司法不公渎职侵权犯罪增多,徇私枉法类犯罪呈上升趋势。看来,“反贪局长贪污”之类的案件不是孤例。它昭示着,在权力的生态结构中,权力监督者似乎悠然独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如何监督监督者?是反贪局长贪污带给我们的又一次考问。

  (海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