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之叶檀专栏】
赢利数据显示:在全球金融业陷入寒冬之际,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占据全球最大市值银行的头两名,不仅利润上升,坏账率下降,连资本充足率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令人迷惑的现象。
诚然,中国银行业前几年注资、上市的改革业已完成,给金融机构注射了足够的疫苗,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给境内外市场之间建立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中资金融机构相比欧美金融机构较为安全。不过,由于中资金融机构85%左右的利润来自于存贷差,企业利润的下降、贷款利率的下调将直接挤压银行的赢利空间。
以中行、交行2008年年报数据为例,利息净收入在两家银行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4.9%、85.62%,即使最注重零售业务的招行,2008年净利息收入的占比也达84.77%。由于政府降息,净息差缩小给银行业绩带来的冲击十分明显。建行今年一季报显示,净息差为2.46%,同比下降了0.66个百分点;中行一季度净息差为2.14%,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一季度银行净息差平均为2.36%,低于此前预期的2.5%左右的水平。
银行弥补息差收入下降的传统办法是扩大信贷规模,也就是薄利多销。银行业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做大信贷分母可以减低坏账率,相当于用干净的水来稀释污水。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5.17万亿元,规模空前。但信贷大量扩张必然会造成质量下降。中国银监会最近就一再向金融机构发出警告,提醒注意贷款风险,事实上,从监管部门到市场人士,担心的不是银行业净息差下降,而是银行在未来两三年出现超过预期的坏账。
对于国内早已有的关于银行坏账增加的质疑声,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公布的报告提供了新证据(5月25日《国际财经时报》)。报告认为,刺激性放贷在未来带来的损失可能会比预期更大,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最终是否愿意及能否承担多少责任还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银行自身需要负的责任又是多少?说白了,政府不可能像当初注资上市改革一样,为银行再次剥离坏账,银行业必须在扩张信贷的同时,管理好自己的风险,它们不能奢望由政府替坏账买单。
事实上,在一季度大量放贷后,银行已经重新担心起政府项目的贷款风险,他们不愿对政府项目大量放贷,转而开始购买长期国债,并且展开了违约率最低的房贷的争夺战。
在两三年后长期贷款到期之际,中资银行真正的考验也就到来了。到那时候,惠誉的质疑是否有理,中资银行是否真的一枝独秀,结果将水落石出。(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