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贪官们为何总是“令人民满意”
· 收入分配改革请给民众话语权
· 解散城管或者不要小摊贩?
· 给大学排名是不容禁止的权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5 月 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收入分配改革请给民众话语权
  ■今日视点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称,中国将采取积极措施刺激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据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由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撰写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已于2006年初步拟定,并在2007年、2008年分别举行了四次内部征求意见讨论会,目前已提交到国务院审议,今年有望出台。(5月7日《济南日报》)

  收入分配不公是个老话题,只是对收入分配的改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要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声音不断涌现,但相关改革方案却迟迟未能拿出来。甚至,这个改革方案折腾了许多年,到现在也还只是“有望今年出台”,这些都极大地诠释了相关改革面临着怎样的困难与阻力。

  这些困难与阻力到底是什么呢?说到底,是与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艰难博弈。或者说,在相关制度改革上,那些既得利益集团过多地掌握着话语权。本来,分配制度是为了让最广泛的社会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应该最能体现民意。但这样理想的收入分配状态却被现实中的一些不公平制度击碎了。现在,即将进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不能完成一次对不公平制度的有效清理呢?

  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这个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到底凝结着多少民意,实在说不清。毕竟,围绕这个方案的讨论,只是在有关部委官员和学者之间,相关的征求意见,也只停留在内部。太多的经验都表明,谁的话语权强大,谁就可能成为相关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而被收入分配不公所累的,更多的是最普通的职工。然而,现在这项制度改革却看不到对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意见表达的应有尊重,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说到底,收入分配改革,就在于到底有没有勇气与底气去真正碰触那些既得利益集团,使那些利用垄断地位,靠不平等竞争牟取利益的行业部门失去生存空间。这种改革的勇气与底气到底从哪里来?其实,只要真正充分尊重民意,依据公开决策的原则,就一定能获得助推公平的改革力量。(单士兵)

  ■相关评论

  给“收入分配改革”提点建议

  有关部门对当前收入分配调整改革的急切心情,公众能真切地体会到。但我从报道中读出与“急切心情”不协调的两个“疲点”: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体系这么大的事,缘何由国家发改委下面的一个司来撰写意见?再者,既然2006年发改委就初步拟定了“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意见”,何以不早些公示征求各方意见,而只是进行内部讨论?或许这样的内部讨论能听到真知灼见,但与开门纳谏,让各阶层利益充分表达的现代民主决策程序相比,明显有不足。

  我这样说,并非找茬,而是想提点建议。第一,企业职工与高管间的差距过大,须在“意见”中得以扭转。平安保险老总马明哲日薪18万元,是本公司普通保险职工的4500多倍;“大炮”任志强日薪约2万,与公司售楼小姐的日薪相比多200倍。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的企业领导收入与绩效挂钩,一度成为企业增效的动力,但沿用至今,弊象显现。特别是一些具有垄断资源的国企,高管自定薪酬,变相大发福利、津贴,已开始有监管失控的迹象。另外,尽快缩小普通企业职工与垄断国企员工的收入差距,也是“意见”应该着重表述的一个部分。

  简单来说,收入分配改革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应该是“意见”始终不渝的初衷。而实现最大程度公平的最好方式,无疑就是让各利益阶层都有机会参与到对“意见”的讨论中来。所以说,“意见”不仅应该不厌其烦地公开征求意见,而且越早越好。

  (周明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