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夸一夸问“回扣清单”真假的网民
· 论“三峡明珠观光塔”的倒掉
· 用石油稳定基金取代垄断
· 法律应该尽快清晰界定“贿选”
· 避免房价大跌需要选择的艺术
· “回扣清单”也只是意外监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论“三峡明珠观光塔”的倒掉
  ■一论

  三峡明珠塔炸得很傻很天真

  能俯瞰万州城全景、有万州形象工程之称的“三峡明珠观光塔”成功拆除,标志着被誉为“三峡百万移民标志性”建筑的形象工程,在人们多年的期盼中,结束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

  《华龙网》1月6日的这篇报道,开头很有意思。报道说,“三峡明珠观光塔”谢幕的全过程不超过5秒钟,但人们等待这个形象工程的谢幕,却足足等了近4年。

  有必要介绍一下“三峡明珠观光塔”的前世今生:这个观光塔由万州区龙宝管委会投资建设,计划投资3500万,于2004年3月开工,却在2005年4月17日被突然叫停,前期工程耗资1000多万。

  这个观光塔现在是形象工程,必欲拆之而后快,这是有公论的。但在当年,雄心勃勃的万州区龙宝管委会肯定不会承认这一点,不然的话,这1000多万就砸不出来了。现在观光塔倒了,1000多万打了水漂,但这个塔好像倒了也就倒了,根本没人要为此负责。当年要建这个观光塔,是无比正确的,现在拆掉这个烂尾楼,好像也是无比正确,无比的理直气壮,这真是很傻很天真。

  以我有限的常识,我知道,当年决定砸那么多钱建这个塔,不会是当地老百姓的主意,如果他们能做主的话,是断然舍不得花这么多钱来“树形象”的。能够头脑发热拍屁股的,只能是当时决定投资的万州区龙宝管委会,当然,这项堪称宏大的投资得到了更高层的首肯,也不稀奇。纳税人的1000多万打了水漂,用纳税人的钱打水漂的人,却跟没事人一样,该升官的升官,该调职的调职。甚至连当年哪些人拍板了这个形象工程,也不屑于告诉大家。这样下去,地上的塔能拆掉,那些官员心里的塔却倒不掉。倒了一个“三峡明珠观光塔”,自有其他的这个塔那个广场跟上来,建建拆拆的游戏,无穷无尽。反正当官的是拿老百姓的钱捞自己的政绩,没风险又有好处的事,不干白不干。

  印象中,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冒出来的不少,但从来没哪个当官的为此丢掉乌纱帽,“拉动地方发展”和“集体决策”成了所有形象工程的免死金牌。再说,怎么认定形象工程,也没个国家标准,官员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制,更是没影子的事。这么说来,“三峡明珠观光塔”倒得这么安静,看似失常,实则正常。但我还是在想,1000万没了,政府投资的脸也丢大了,事情搞成这样,总得给大家一个说法吧。没有现成的形象工程处理程序,那就对决策官员以失职乃至渎职论处如何?有了这次的处理经验,官员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制或许就能走上制度通道呢。现在政府投资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手段,“三峡明珠观光塔”拆得这么轻松,会给那些急着完成投资任务的地方政府带来怎样恶劣的心理暗示,实在不用费多少脑子去想。(本报评论员 赵勇)

  ■二论

  该倒下的不是三峡明珠塔

  拆除的全过程不超过5秒,这样的拆除速度令人叹服。我猜想,中国的爆破技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大概与频繁拆楼有关。回顾一下近些年的爆破事件,你会发现有很多的建筑就像“三峡明珠塔”一样,还没来得及投入使用,就被炸为废墟。我们努力盖东西的目的,仿佛就是为了实验爆破技术的威力。难怪柏杨老先生说,中国人虽然不富裕,但其挥霍的样子却让人觉得是富得流油。

  “三峡明珠塔”的倒掉,至少粉碎了上千万的资金。我们必须承认,它的确拉动了内需,创造了GDP。从工程2004年开建,到次年宣布停建,与其让它一直闲着,不如炸掉它为GDP做点贡献。

  但从历年来的报道看,万州的百姓都觉得那塔不该倒,再追加2000万建成著名旅游景点,其价值应当远不止2000万。我同万州的百姓保持相同看法。如果说非得倒下什么的话,我认为首当其冲是建塔的万州官员。当然我知道,不该倒的已经倒了,该倒的几乎不可能倒下——咱们国家目前鲜有因决策失误而倒下的官员。更何况万州官方拒不承认这是决策失误,他们辩称:“三峡明珠塔”的拆除是因为该区规划调整,三个开发区管委会撤销后,工程投资主体变得不明晰。如果要继续建设至少还要投资2000万,这么大一笔钱,还不如投资更实际的民生项目——看看,炸塔完全是为民生着想。

  我其实也没有认为“三峡明珠塔”的建设是决策失误,但是如果将塔炸掉,那摆明就是否定这项工程,肯定了决策失误。决策失误的最直观参照系便是结果。

  世界银行有一项统计数据说,中国“七五”到“九五”期间,投资决策失误率大约30%,经济损失约4000亿~5000亿人民币。如此惊人的浪费本该有官员承担责任,以便决策失误的发生率得到遏制。但是很遗憾,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建立健全真正的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负责制,不过,有些地方政府近年来倒是建立了领导干部决策“试错”与“容错”机制,即允许官员在改革过程中出点差错。想想看,如此情势下,官员想不决策失误都难呢!

  (作者椿桦系资深时事评论员)

  ■三论

  更要“拆除”

  形象工程思维

  可以说,唯有真正“拆除”部分官员心中的形象工程思维,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建设形象工程之风出现。一些地方所以会建设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官员心中“矗立”着顽固的形象工程思维,他们清楚地知道,形象工程是他们晋级的好台阶。

  要“拆除”部分官员心中的形象工程思维,就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让官员们不敢、不能、不想建设形象工程。所谓“不敢”建设形象工程,就是要实行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搞形象工程的官员坚决实施问责,让其付出昂贵的代价;所谓“不能”建设形象工程,就是要建立工程建设集体决策、科学论证与征求民意制度,防范个别官员出于好大喜功、谋求官帽等目的擅自拍板建设形象工程;所谓“不想”建设形象工程,就是要完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让喜好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官员失去升迁机会,对建设形象工程官员的提拔任用,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从而让那些官员不得不打消建设形象工程的念头。唯有建立官员不敢、不能、不想建设形象工程制度,健全对于工程与项目建设上的权力制约机制,才能将部分官员心中的形象工程思维连根拔除,进而避免乃至杜绝各类形象工程出现,使纳税人的税款尽可能得到节约使用,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民生改善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

  (魏文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