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9版:“读秀杯”征文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读秀杯”文学代表作书评获奖名单揭晓
· 时代谬境下的人性追问
· 依然感动着
· 人生,面对平凡的世界
· 平凡世界的倒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人生,面对平凡的世界
——读《平凡的世界》
  路遥离开他热爱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已经16年了,人们没有因为时间的渐行渐远,而忘却了路遥。他的《平凡的世界》依然被无数的人们传阅着,热爱着。

  一个下午,我又一次打开这套三部六卷本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扉页上赫然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凭那气势,你必然会想到这一定是一部厚重、博大、恢宏的作品。

  确实,这部作品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改革开放中,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革。打开作品的第一章,就把读者带进改革之初那贫困苦涩,缺吃少穿的饥荒年代。

  在县中上高一的孙少平因为家境贫穷,因为吃不起好饭,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每天学校在院坝开饭饭场上,他都是等到别的同学领走了自己预订的甲等、乙等饭菜后,场上无人了,才悄悄取走箩筐里剩下不多的丙等的两个黑高粱面馍,连五分钱的丙等菜都买不起,慌得如同偷窃一般,舀了碗别的菜盆里的菜汤水,然后在学校水房里掺了一些开水,蹲在不显眼的角落狼吞虎咽地吃下去。为的是躲避公众的目光,免遭许多无言的耻笑与冷眼。

  贫穷、自尊、无奈,各种心理交织在一起,每读这一章细腻的文字描写,心里似乎在落泪,揪心的酸楚。这是那个年代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作品就是这样,引你进入主人公的生活,在近百个错综复杂的人物交织中,努力塑造出孙少平、孙少安等几个个性鲜活的艺术形象。可以说,孙少平、孙少安兄弟是改革开放时代农村中最早的觉醒者和奋斗者。他们有着各自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并为之进行不屈的拼搏,他们的成长道路并不顺利,总是伴着种种屈辱、挫折、坎坷和苦难,但作者在给予他们苦难叙述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战胜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平凡的世界》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共鸣,更是心灵上的震撼。作品让我们懂得,一个人在生活的重压下,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应该怎样去面对,那就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强健的生命意志和乐观的生存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奋进之书,励志之书。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路遥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的命运尤为关注。《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开始构思,到1988年完成,在这历时6年的时间里,路遥为这部作品的写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超负荷的劳动。写作前他阅读了近100部长篇小说,向大师们学习艺术经验和技巧:阅读了近10年间完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5大报纸,感受整个中国和世界的变化:深入生活,下煤矿、走乡村,体验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变迁。写作过程中更是艰苦,居陋室,远离亲人和温暖,忍受饥寒和疾病,真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特别是第二部完成后,路遥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他在后来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中透露道:“写这部书,我已抱定吃苦牺牲的精神,实行如此艰难的使命,不能对自己有丝毫的怜悯心,要排斥舒适,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响。”

  这部用生命写就的小说,成就了路遥,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其浓墨重彩的一笔。1991年3月,这部100多万字的《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可一年后,谁也没想到,一个在苦难的人生中寻找人生辉煌的路遥,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确确实实太辛苦了。

  路遥走了,在人生的旅途上,他只走了42个年头,而他贡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或许比一个保养得极好,活了一百年的人都要多。他将生命以文字的形式,一点一滴地倾诉于人间,他所做的一切绝不会由于生命的终止而消逝。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完这部作品的时候,在书的末尾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生,面对平凡的世界,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年,无论你曾经怎样的辉煌,怎样的富有,到最后,无不是废墟一堆,黄土一抔。真正的生活应告诉我们什么?还是走进路遥为我们构筑的《平凡的世界》。

  这话,一闪下子过去了十多年,或许还有点生命力吧。 徐廷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