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专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朱自清相亲
· 结草衔环
· 唐玄宗不识颜真卿
· 路在脚下
· 对付妻子的讲话稿
· 凑合过日子
· 要命的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路在脚下
  我生在农村。从记事起,村子与2公里外的集镇之间有一条不知修于何年的沙石路,就始终伴随着一些不愉快的记忆。由于路面坑塘众多并且高低不平,来往的车辆多倾向于避开坑塘,寻找有限的几块平整路面行车。这就使得无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在这条路上行走时,都呈现出一种奇怪的“S”形路线。危险也在这一过程中曲折攀升。有好几次,拖拉机和自行车为“抢占”同一块平整路面撞在了一起,有人从此倒下。最不幸的是晴天在这条路上摔跟头,细沙很可能会通过你绽开的皮肉嵌进身体。我就有过这样的不幸,不堪回首。

  然而,路总是要走的。一如跌了跟头之后,生活还是要继续。从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中学位于村与镇之间,走那条路的频率大大增加。幸运的是,脚下的那条路也在这一年迎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由沙石路变为沥青路。就在这条沥青路修好后不久,我猛然发现,村庄上种植草莓、西瓜以及养殖水产的农户数量陡然增加,很多人买了新拖拉机或货车。与此同时,用白漆喷出的一条朴素得近乎简单的标语“要想富,先修路”几乎是一夜之间布满了各个乡村的房前屋后。

  那条两公里的沥青路似乎是一个信号,它传递出意味深长的信息。一些人从中看到了致富的机遇和更远的将来,而另一些人则更坚定了当下的坚持。我并不确切知道,在那条沥青路修建的时刻,江苏还有多少类似的公路在更新改造,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从此有了更快捷、准确的信息,这些信息帮助他们勇敢地迈出前进的步伐,因为他们明白,路就在脚下。 何秋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