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穿警服抖威风抖的是“权力快感”
· 公务员不愿为人民服务只因人民没权?
· 教授羡慕处长 因为“越教越瘦”
· 软实力 不是虚玩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1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教授羡慕处长 因为“越教越瘦”
  ↓遏制知识分子的官僚化 北京日报 12月9日 项贤明

  广东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刘纪显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怪现象,认为学问做得好就一定要当官,不当官人家就认为你有问题。广东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谭泽中举例说明:“深圳一个处长职位,竟有40个教授来争!”(9月6日《新快报》)

  [北京日报一评]

  学就是学,仕就是仕,一心一意,才能做好各自的事情。一个人要做知识分子,无论是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还是专业知识分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勇气都是必需的,科学真理不会因人的官位而发生改变。做官则不同,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有意见可以保留,但上级的决定还是要执行。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而后“仕”者,在仕途上走的时间长了,渐渐习惯了说话看长官的脸色、听上级的口风,丧失了探求科学真理的思维能力,然而,却仍然占据着学者的头衔,甚至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如果一个国家的知识分子在说话时也要看有权势者的眼色,判定真假也要以上级是否喜欢、对自己是否有利为依据,那么,这个国家恐怕是很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

  学而优并非就不可以仕,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学是学,仕是仕,学而优者,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仕而优,同样,仕而优者,也不一定就可以学而优。管理者需要专业知识,但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与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探求和验证是两回事儿。可是,我们在社会中看到的现实状况是,若是学而优却未仕,即便你学富五车,也很难赢得应有的学术地位,相反,唯有“仕”了的学者,哪怕学而未“优”,却照样可以担任某某学科带头人、某某学术评审委员。可见,学术的职务总是附属于行政的职务的,行政上不混个一官半职,学术上做得再好,也得不到社会甚至同行的承认。说到底,“学而优则仕”,还是“仕”高于“学”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正是在这种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学衔与官衔也已混为一谈。学衔只是对一个人过去学术贡献的确认,它与官衔的级别差异和相应的权力大小有着根本不同。

  在官本位思想盛行的风气下,不仅学衔被当成了官衔,学者变成了官僚,就连大学也按照官阶划分等级。当学术界变成了名利场的时候,不仅国家难以走向创新,学者要想作为知识分子来生存也会变得异常艰难。

  要遏制知识分子的官僚化,首先须破除官本位的思想,真正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培育尊重真才实学而不是尊重“学官”的风气,让一个无官无职的纯粹知识分子也能得到同行的承认,受到社会的尊重。

  [快报再评]

  道理讲得都对,就是这题目怪怪的:什么叫“知识分子的官僚化”?是指知识分子们满口官话,还是指知识分子们像官僚一样有权有势对工农大众指手画脚?说的不过是“知识分子”想当官,那就该追问他们为何都跳起来想抢乌纱帽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当官通吃,一个处级官员的地位和好处远远高过一个“越教越瘦”教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利益导向,或者说是激励机制,出了问题,还总不能改,这才是我们应该深思明辨拿出办法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