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主持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他在节目里说:“我看过全世界大都会的机场,最可耻的是北京机场,因为它的书店是那么糟糕,机场书店总有一台电视,电视里一个人穿着红色西装,告诉你,你要怎样运用孙子兵法去搞管理,用三十六计去搞对手。其他国家大城市的书店,再庸俗,庸俗如香港,它的机场书店都会有一个独立的角落,卖经典的文学作品。”这几乎在每个国内机场都能见到的场景,想必让梁先生很气愤。
我觉得梁先生来内地的次数还不够多,来得更勤一点的话,就不会气愤了。因为类似这样的庸俗目前是一种常态,所谓常态就是俯拾即是的状态。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在任何一家县级以上的新华书店,你都能在进门醒目处找到大堆的所谓励志与管理书籍,它们是堆放得最整齐的商品,被放在最值钱的地方。无数的人知道这其中饱含出版垃圾,甚至不乏伪书,但它仍然被年复一年地供着。
再比如,当一个国产剧集突然火爆时,一般总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它演得有一点点像我们的生活,要么是纯粹的胡说八道满足了现代人的成功幻想。我们可以拿这个标准去套每一个卫视黄金时间播出的剧集,基本百发百中,这说明还有无数的提不上手糊不上墙的连续剧在毫无意义地拖沓着,日复一日地将观众往庸俗的泥沼里拽。
梁先生如果是国产电影爱好者的话,那最近这几年肯定失望透了。但凡冠以大片的国产电影,一般都要拖着一个阑尾般的后缀:笑场。这几年还真没有不笑场的大片,事到如今,不笑场的基本就不能称为大片了。这跟写得长的文章就能称为大散文、教得长的先生就能称为大师一样,大片在我们内地的定义是:投资巨大而效果巨烂的片子。有人说王朔写《我的千岁寒》是边嗑药边写作的,如果你认真看有些大片,你简直会怀疑导演是不是得了失心疯。好莱坞有金酸莓奖,奖给最烂的电影,可是你听说过国产大片没能回收成本的吗?当很多大片在影院里在媒体上轰轰烈烈地庸俗着时,一些质量高投资少的小成本电影却连普通院线都进不了。
有人将身体摆成一个S造型,她出名了。有人公布自己的滥交隐私,她也出名了。还有人把别人的小说拿过来,换一个名字,他当然出名了,而且还能把自己秀得很纯情很文艺,甚至很无辜。
我写到这里,梁文道先生肯定明白了,北京机场摆个电视播放营销VCD还远算不上可耻与庸俗,因为还有大量的更庸俗的东西很常态地出现在我们周围。这所有形成常态的庸俗无不代表着趋利思想的胜利,它们无不与最直接的利益紧密相联。
所以,梁先生请别气愤,太多了,气不过来的。
江北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