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抢救“两房”并非市场经济败局
· 楼市不火 政府咋比开发商还急
· “为老板服务”就是“为己服务”
· “裁员有奖”把机构精简当儿戏
· 是什么让孩子不把自杀当回事
· 请尊重每一个普通教师的权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1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是什么让孩子不把自杀当回事
  公民发言

  开学一周不到,上海已接连发生多起学生跳楼的自杀事件。8日,上海博库书城内一批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图书紧急撤柜。其中包括漫画《找死的兔子》,该书讲述一只兔子如何寻死,而且招招残忍,极易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9月9日《劳动报》)

  花季少年接连自杀,将几本书撤柜有什么用?很多网民对此不以为然。不错,几本书绝不至于成为自杀者的所有诱因。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申明一句,所谓自杀干预,本身就不是剪除其动因,而正是在自杀者“加速”向前之时,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给拉回来。

  我要说的是,就目前的现实而言,我们再去抨击造成孩子巨大压力的应试教育还有用吗?心理专家称:“人人都有死亡冲动”,比较而言,当代青少年所表现出的自杀冲动往往更像一种“儿戏”。而这种“儿戏”心理很大程度上则在于当前社会文化中对死亡的极度轻视。如在上述被撤柜的漫画集《找死的兔子》里,死亡被描绘成一种好玩的游戏,死亡本身既刺激又调侃,甚至成了一种挑战自身的方式!可想而知,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来讲,这是怎样一种可怕而不负责任的心理暗示。

  米兰·昆德拉说:“死,决定去死,这对一个少年来说要比对一个大人容易得多。”为什么会这样?就在于青少年的心智还不是很健全,他们在不亚于成年人的压力之下,很容易受到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蛊惑,而诸如《找死的兔子》之类的图书,无疑会诱导孩子们更加迷失方向。

  图书撤柜可能作用不大,但有关方面这样的举动,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努力——我们或许不能化解每个人心中的块垒,但至少不应该在其背后再推上一把。(衙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