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纵论
今天,9月10日,中国第24个教师节。早在8月28日,教育部就提出了今年教师节的主题——“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
这注定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教师节,“师魂”两个字,在汶川大地震中被书写得更加醒目。那个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着4个学生的谭千秋,如今已成为最具标识意义的师德符号。先生已去,风范长存。中国的1400万教师,今后会在心里刻下这些不朽的名字:谭千秋、张米亚、瞿万容、张辉兵、何智霞……与精神引导相辅,最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则对师德形成更具体的约束。
普通人记得的,可能只是谭千秋等以生命代价诠释师魂的表率。但我们应该懂得,还应该把感动与敬畏献给所有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地震之前,谭千秋同样是一个平凡的教师。
师德是个好东西,但把教师一切行为泛道德化,一定不是好东西。今年教师节之前,声讨教师收礼这个老掉牙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有多少人会想到,这实际上暗含着一种对教师的道德捆绑?当一束鲜花、一盒月饼也要被打上腐败的底色,这样的师德开发,是师德的幸运,还是教师的悲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当然需要谭千秋式伟大的师魂,但中国更需要的是为每一个普通教师去争取权利的声音。只要沉下心来面对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今天还有多少教师的工资被克扣,还有多少教师的健康权与休息权遭到侵犯,又有多少平凡的教师,正充当着教育高收费的替罪羊。
这是一个讲求道德文明的年代,这更是一个权利法治的时代。只重视道德开发,而忽略权利保护,尊师重教将永远成为一种虚妄的社会公德。为什么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双休日也要剥夺的现象,会成为很多地方教育的常态?但是,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帮教师维权的声音呢?
惟有公民精神才能真正铸就伟大师魂,如果教师不能成为真正权利受保护的现代公民,那些师德楷模的感召,就很难产生激励效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也很难从他们身上学得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那么,今年教师节,在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的同时,请为平凡的教师人生感动,请审视师德开发是否过度而不懂得节制,请为教师权利维护发出最强烈的吁请吧。
(单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