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以增值税转型为契机刺激经济
· “官员打架”或许也是种权力制衡
· “掐架局长”被免职只是虚幻的正义
· 火车站需要怎样的“百年不朽”?
· 行政问责就应该如此有细节
· “官员掐架”是权力斗争的必然
· 杰佛逊县政府破产是一面镜子
· 单双号限行中的“物权再启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官员掐架”是权力斗争的必然
  【中国观察之椿桦专栏】

  不要以为打架斗殴是平民百姓的专利,眼下,一些文质彬彬的官员似乎也热爱借拳头来表达意见了。连续两日,先后有两起官员相互施展拳脚功夫的新闻,令我们大开眼界。

  《成都商报》9月2日报道:因对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分歧,四川宜宾高县档案局正副局长在办公室发生了矛盾,进而相互抓打起来。随后,两名打架的正副局长均被免职。另据《新京报》9月1日报道:陕西商洛市牧护关镇举行开学动员大会,镇党委书记应邀参加,主管教育的副镇长却未获通知。为此引发摩擦,争执中,书记挥拳将副镇长鼻梁骨打断。

  毫无疑问,两起官员打架事件的实质,均系权力斗争的结果。前者是为了取得对资金管理的发言权与支配权,后者是为了争取开会的发言权与主导权。只不过,这几位官爷用的手段与众不同——权力斗争表现为拳头斗争。权力与拳头在此显示出了一种正比关系:权力越大,拳头就越大。你看,被打断鼻梁骨的是副镇长,而不太可能是书记。

  用拳头来伸张权利,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西谚云:“当舌头解决不了问题时,就用牙齿咬吧”,显然,上述四位官爷的互掐便是舌头解决问题失败的结果。

  官员掐架在欧美等国其实有着更“悠久的传统”。譬如,前年,捷克前副总理与卫生部长就搞过拳头斗争;去年,新西兰内阁部长因狂揍国会议员而辞职;今年初,乌克兰内务部长和基辅市长在会议上也曾大打出手。也许国人没见过这类阵势,一时不能适应,因而会把官员掐架视为“后果很严重”的行为。从权力文明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有一些后果,譬如,官员应注意素质和形象,不能用暴力来营造恶劣的官场习气。但从权力监督的角度来看,掐架的背后也有一定的权力制衡因素在起作用。国人早就习惯了“官大一级压死人”,这种思维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其实仍旧存在。当一把手说一不二的权威受到挑战,意味着权力垄断的格局被打破。

  正职与副职发生掐架,不仅表明副职敢于向正职说不,同时也是权力斗争从暗斗转向明争的过程。争取权利或权力,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事情,犯不着阳奉阴违、暗箭伤人。因此,应当主张通过明争的形式来获取权利或权力。譬如,民主表决、意见辩论,哪怕你唇枪舌剑、唾沫横飞,都是可以采用的斗争方式。

  当然,打架虽然也是明争,但方式还是太野蛮了,与社会和谐格格不入,应当杜绝。杜绝的方式除了处分相关当事人,还应当鞭策官员们通过提高民主意识与业务素质等方式,把舌头练得比牙齿更锋利些。(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有时事评论集《舆论尖刀》问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