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身先士卒,是宣言,是测试,也是高明的动员。但问题随之而来,市长横渡珠江能坚持多久?倘若明年“公务在身”,市长横渡是否就会落空?倘若市长调任,横渡会否“人在政举,人去政息”?尤其使人关注的是,横渡珠江何时能从每年一次变为日常化?
诚然,市长横渡珠江,更多是为了表达保护环境的决心和信心。但认为单靠市长每年横渡一次珠江,就能江水变清,未免单纯。再说,年度游与天天游有着巨大距离,即便市长每年一次横渡珠江,这一机制能够长期存续下去,也不等同于市民就可以天天游珠江。还值得存疑的是,市长究竟能给职能部门多大压力?
由此而言,要保证市民游珠江能够日常化,就必须治污制度化。何以保证治污制度化?一方面固然需要市长横渡珠江这种外在的形式,但更需要内在的驱动力,比如,建构科学系统的治污制度和奖惩分明的机制,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该如何惩治?另一方面则需要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这一点,张广宁也有深刻认识:带头游珠江是政府自我加压,我也邀请媒体亲身体验珠江水质的改善,媒体越挑剔越能为整治珠江增加动力。“潮来濠畔接江波,鱼藻门边净绮罗。两岸画栏红照水,疍船争唱木鱼歌。”这是清人王士祯白描往昔珠江的美妙场景。也许当治污真正制度化,并取得根本性的效果,横渡珠江日常化不仅能得到保证,这番遥远的温馨场景想必也会重现吧。
(石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