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期青菜价格再创新低,地头价由500克一毛五降到了一毛,这让八卦洲菜农卖菜的收入赶不上工钱,不少青菜因此而烂在地里。
(12月23日《南京晨报》)
曾经帅哥过:青菜价贱,伤的绝不只是菜农。可想而知的是,如果菜农认为种菜不再划算,转而改做其他行当,或者不种青菜,很难说来年青菜价格不会暴涨,让普通市民也跟着“很受伤”。
那么,该如何缓解目前菜贱伤农的现状呢?
虽然专家指出了“下雪、连阴雨、大降温等”外界因素能使价格回升,但是,天气毕竟反复无常,所以不能全靠老天爷。除了专家多做指导,让菜农合理搭配,丰富种植品种之外,能否也像西瓜直接进城销售一样,让菜农的青菜也能直接进城设点销售呢!对于“三天不吃青,嘴里冒火星”的南京市民而言,青菜是个家常菜,不愁卖不出去。而且,让菜农跳过中间商直接向市民销售,最起码损失能降到最低。拉出来卖总比烂在地里好吧。
王修:看了报道,着实让人心痛和惋惜,菜农辛辛苦苦所种的青菜就这么白白烂在了地里,连同他们的汗水、眼泪和希望。但惋惜之余,我们不免要问,这么多青菜究竟是烂在了谁的手里?
我认为,首先是菜农自己,由于受自身的文化素质所限制,他们在种植技术、营销能力、风险意识、应变措施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在种、收之间存在很大不稳定性甚至风险性。作为菜农,种植什么、种植多少,要靠自己把握,不能盲目跟风。同一个种植目标,放在别人身上行,放在自己身上未必行;放在往年行,放在今年未必行。其次,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经销商应该尽量避免压低价格,故意损害菜农的利益,俗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经销商有自己的储藏和营销方法。最后,有关部门应该给予菜农以帮助,经过多种渠道以帮助菜农将青菜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