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75年前后。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他喜欢上了静秋,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
等你一辈子
五四青年节那天上午,有个老师告诉静秋说有个解放军同志找你,有急事,叫你到门口传达室去一下。她跑到传达室,一眼就看见一个像极老三的军人等在那里,见到她,那个军人走上前来,急匆匆地说:“静秋同志吧?我是孙建民,孙建新的弟弟,我哥哥现在情况很不好,想请你到医院去一趟。”
静秋一听,就觉得腿发软,颤声问:“他怎么啦?”“先到车上去,我们在车上再谈,我已经来了一会儿了。”
军用吉普里只有司机和孙建民两人。在路上,孙建民告诉她,老三从县医院出来后,并没回A省,而是呆在黄花场那边的三队,一方面可以协助查清勘探队的工作环境是否会诱发白血病,另一方面黄花场离八中农场只有几里路,方便老三到农场去看她。
后来她回到K市八中附小教书,老三也转到K市,住在那家医院里。他只在春节的时候回A省一趟,春节后又回到了K市。他父亲劝他留在A省,但他不肯。他父亲只好让他家保姆跟着过来,在医院照顾他。再后来孙建民也过来了,在医院陪他。
孙建民说:“哥哥走得动的时候,我们到八中来看过你,看见你带着一些小女孩在操场上打排球。我们也从校外的路上看过你给学生上课。后来哥哥病倒了,他就让我一个人来看你,回去再讲给他听。他一直不让我们告诉你他在K市,也不让我们告诉你他得了白血病。’
“有他的交代,我们本来是不会来打搅你的,但是他走得太痛苦,太久。他进入弥留之际已经几天了,医院已经停止用药、停止抢救了,但他一直咽不下最后那口气,闭不上眼睛。我们想他肯定是想见你一面。”
静秋说不出话来,她一边为能见到老三欣喜,一边又为他已经进入“弥留之际”心如刀绞。
到了医院,吉普车一直开到病房外面的空地上,孙建民招呼静秋下了车,带着她上二楼去。病房里有好些人,一个个都红肿着眼睛。看见她,一位首长模样的人就迎上前来,问了声:“是静秋同志吧?”
静秋点点头,首长握住她的手,老泪纵横,指指病床说:“他一定是在等你,你去跟他告个别吧。”
静秋走到病床跟前,看见了躺在床上的人,但她不敢相信那就是老三,他很瘦很瘦,真的是皮包骨头。他深陷的眼睛半睁着,眼白好像布满了血丝。头发掉了很多,显得很稀疏。他的颧骨凸了出来,两面的腮帮陷了下去,脸像医院的床单一样白。
静秋握着他的手,对他说:“我是静秋,我是静秋……”他说过的,即使他的一只脚踏进坟墓了,听到她的名字,他也会拔回脚来看看她。
她不记得自己这样说了多少遍,她的腿跪麻了,嗓子也哑了,她怕他听不见,就移到他头跟前,在他耳边对他说:“我是静秋!我是静秋!”
过了一会儿,她看见他闭上了眼睛,两滴泪从眼角滚了下来。
老三走了,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遗体火化后,埋在了那棵山楂树下。他不是抗日烈士,但西村坪大队按因公殉职处理,让他埋在那里。
老三生前把他的日记、写给静秋的信件、照片等都装在一个军用挂包里,委托他弟弟保存,说如果静秋过得很幸福,就不要把这些东西给她;如果她爱情不顺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这些东西给她,让她知道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倾其身心爱过她,让她相信世界上是有永远的爱的。
他在一个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山楂树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