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我是谁
·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
· 山楂树之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
  本书通过对刘亚楼有关人物的14年采访,查阅大量原始档案,并参考老同志的回忆,真实地披露了刘亚楼上将与高层人物交往的秘闻趣事及重大事件内幕,展示了他的参谋之功、领军之才、治军之道及为人之诚……

  一份无法兑现的厚礼

  “一五”计划的实施,使得起步于窘迫家底的航空工业呈现一派喜人景象。但1958年“大跃进”兴起,航空工业领导过高估计了现有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设备条件,提出了一些错误口号,单纯求多求快,给航空工业造成严重损失。

  就在这年夏天,苏联背信弃义宣告:凡在中国航空工业部门的苏联专家,工作期满必须按期回国,不得延聘。紧接着,又单方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如此这般,让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1960年10月,刘亚楼跟随贺龙、罗瑞卿率领的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按中央决定,这次访问,要给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备一份厚礼——送一架中国造新飞机。话都说出去了,却无法兑现,“大跃进”的倡导者,被下面的浮夸风、弄虚作假给欺骗了,下面答应交付的飞机交不出来。

  因为这个意外,整个访朝过程,中国的元帅将军都感到脸上无光,处境尴尬,人人生着一肚子闷气。军事代表团坐火车从朝鲜到延吉后,贺龙让这趟列车取道哈(尔滨)图(们江)线直驰哈尔滨,到工厂探察事情的究竟。

  11月中旬,元帅将军们来到哈尔滨发动机厂、飞机制造厂,亲眼看到了飞机和发动机制造上存在的严重质量问题,得知3年来工厂没向部队提供一架合格飞机和发动机的事实时,无不震怒。

  11月20日,元帅将军们又来到造歼击机的沈阳飞机厂。挂着“质量第一”的总装车间,排着一列列修来修去就是出不了厂的飞机。望着被工人们戏称的这个“养鸡(机)场”,元帅将军们既难过,又备感痛心。贺龙以严厉的口气对厂长说:造的飞机出不了厂,还讲什么“质量第一”?六亿人民勒紧裤带换来点外汇,进口点材料,都给你们糟蹋了,你们能过意得去吗?

  刘亚楼也是一通严斥:我们的航空工业基础本就薄弱,喷气式超音速歼击机又是尖端的高科技产品,你们竟然当成儿戏!

  空军驻厂军代表告诉刘亚楼:上次空军接收的飞机,是一架不合格的。

  刘亚楼“啊”了一声,道:我们受骗了!成了冤大头!

  贺龙也是大为吃惊,气愤地说:上次听说那架飞机合格了,我在电话会议上说,要发电报表示祝贺,原来是架不合格的!

  罗瑞卿跟着大发脾气:你们敲锣打鼓喊着报捷,我们听了非常高兴。我想,苏联的那些专家撤走了,我们自己也可以造出飞机嘛!中央领导都挺高兴,还给你们发了贺电。没想到,你们在搞假动作,瞒上啊!

  元帅将军们回到招待所,余怒未息,马上命令已在沈阳的航空工业局管飞机的副局长徐昌裕前来见面。徐昌裕一进门,刘亚楼指着他的鼻子对贺龙说:就是这个徐昌裕,空军出来的,忘了本,没把飞机搞好。

  贺龙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徐昌裕回答:从老航校出来后,到空军修理厂任过处长,后调到航空工业局。

  贺龙又问:在老航校以前在哪里呢?

  得知徐昌裕以前曾在延安工作过,贺龙的气消了点,说:既然来自延安,来自老航校,也是有经验的老同志了,怎么还会弄成这场面来呢?

  徐昌裕检讨:我们当时有自满情绪,对飞机技术方面的困难了解不够,被革命的豪情冲昏了头脑。

  贺龙率团回北京后,马上向中央高层递交一份进行质量整风的设想报告。毛泽东点头同意,说:帝国主义压迫我们,修正主义也欺负我们,我们要争口气呀!

  刘亚楼与高层人物

  开国上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