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性别比失衡有利于女生吗?
· 师生恋应“发乎情,止乎礼”
· 律师们为什么会堕落?
· 地域歧视不该成为一个筐
· “报告风波”应让发改委有所反思
· 高收入者炒股收入要申报合理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报告风波”应让发改委有所反思
  ■今日视点

  国家发改委11月15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考虑到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2008年春运价格很难维持在2007年水平。这份报告立即被很多媒体理解为“明年春运很可能要涨价”的信号,仅仅过了一天,发改委就将这份报告从其官方网站中撤下。发布报告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告中提及的有关明年春运价格的说法被部分媒体误解,明年春运价格是否会上涨,相关研究才刚启动,目前尚无任何定论。

  (11月16日《北京晚报》)

  发改委价格司的一位负责人解释撤下报告的原因时说:“报告中的这句话只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并没有任何暗示涨价的意义。考虑到春运价格问题比较敏感,为了避免进一步引发不必要的社会争议,因此决定将这份报告从网站中撤下来。”这位负责人还称,如果明年春运价格有调整,将会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听证。

  很庆幸这位负责人还能清楚地认识到春运价格的“敏感”性,也正因为高油价下春运价格的敏感性,发改委的报告才会迅速被媒体理所当然地理解为“明年春运很可能要涨价”。现在发改委将报告从网站上撤下来了,但人们对于“明年春运可能要涨价”的担忧却不可能随着一份报告的撤下而消除。对于引发了人们担忧的发改委而言,现在要做的并非简单地撤下报告了事,而应该从舆论对这份报告的强烈反应中进行实质性的反思。

  春运是否涨价影响深远、涉及面广,发改委不能跟舆论玩文字游戏。虽然发改委称目前春运价格是否上涨尚无定论,但其报告中提及的“成本增加,很难维持在2007年的水平”却会让人下意识地理解为明年春运要涨价,这一点,发改委不可能不知道。事实上,舆论近乎一致的反应也证实了“明年春运很可能要涨价”只是一个常识性的判断。退一步说,既然涨价与否尚无定论,作为主管部门的发改委又怎能发布对涨价倾向性如此明显的报告呢?发改委解释说报告中的那句话只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如果这种逻辑推理仅仅是发改委官员私底下的个人行为倒也罢了。现在,这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却以发改委报告的形式公告天下,发改委又想向大家传递什么样的信号呢?发改委说媒体误解了他们的报告,但问题是,倾向性、指向性皆如此明显的报告,又如何能让媒体不“误解”呢?到底是媒体牵强附会,还是发改委自身发布报告过于随意?答案并不复杂。

  作为主管价格调控的政府部门,发改委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功能和职责。在物价持续上涨的今天,其一言一行都会对老百姓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发改委更应该谨言慎行,不能在其官方行为中体现出对“涨价”的倾向性,更不能通过倾向性明显的报告来试探舆论对涨价的忍耐力,为涨价制造一种“无可奈何”的官方话语空间。如今报告已经撤下,忧虑仍未终止,发改委会从这场“报告风波”中吸取哪些教训?会不会如专家所言在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消解春运的成本压力?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报评论员 赵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