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滞纳金封顶”意味着什么?
· 人大代表“暗访”应成为常态
· “放倒证”是办证经济的缩影
· 【10月30日读者挑刺】
· 学生的权利可以为公共利益牺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人大代表“暗访”应成为常态
  【热点纵论】

  ■热点纵论

  为了避免走过场、形式主义,北京市人大代表在视察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时,可事先不向视察单位打招呼暗访和“突然袭击”,以便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日前听取并审议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修订草案修改稿)》。

  (10月30日《新京报》)

  现实中,一些人大代表在行使自己职权时情况如何呢?对此,大家或许并不陌生:警车开道,前呼后拥,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正像新闻所说的那样,目前,人大代表在视察过程中,往往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视察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诸如听汇报、看演出,甚至看什么,听什么,怎么听,都已经被安排得周到妥帖———本该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某些人大代表,倒似乎成了权贵的代表,成了被人随意摆布的傀儡,一切都如同演戏一般。至于视察的结果,能发现和解决什么问题,自然是可想而知了。这样的“视察”,除了劳民伤财,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走过场的视察浪费了被视察单位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被视察单位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这种所谓视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既养成了某些人大代表浮夸的作风,也助长了被视察单位个别领导弄虚作假,糊弄人大代表的恶习,而真正存在的问题却被掩盖了,致使老百姓对人大代表失去了应有的信任,也使某些人大代表在群众中威信扫地。

  如今,北京市让人大代表事先不向视察单位打招呼暗访和“突然袭击”,这是人大代表工作方式的本意回归,也是对人大代表意义的一次正本清源。惟其如此,才能避免形式主义,摆脱已往的窠臼,从而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济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