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垃圾”不如捐“垃圾”
“拾荒的、捡垃圾的都来过几茬了,新球鞋、衣服、雨伞、电子产品什么都有,里面好些都还是新的。”昨天上午,环卫工人们被离校大学生留下的“垃圾”震住了。
(7月4日《南京晨报》)
毕业了,这些“垃圾”不需要了,不过也别一扔了之啊,至少还可以捐给他人使用。每一所大学的校园里都不乏贫困生。他们虽然有国家资助,但也仅能维持较低生活水平。既然有多余的物品,为何不能主动捐献给这些贫困的学弟学妹呢?学校完全可以组织“跳蚤市场”,让学生之间互通有无。也可以建立一个“爱心捐献中心”,让学生把自己不用的物品捐献出来,再由“中心”分配给贫困大学生。组织这样的活动并不难,既能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心,何乐而不为呢?郭其健
别再让秸秆烧掉了蓝天了
上半年,南京蓝天同比少了3天。专家认为,上半年丢失的蓝天是郊区秸秆焚烧给烧掉的。
(7月4日《南京晨报》)
焚烧秸秆已成了破坏空气质量的“顽症”,难道真的没治了吗?我觉得并非如此。首先,能否颁发一个“禁烧令”。虽然焚烧秸秆是一个多年来的“老习惯”了,但是,“老习惯”也不是不能改变的。只要给老百姓讲清楚焚烧秸秆的害处,我相信老百姓会理解的。其次,能否给秸秆找“出路”。前不久,央视报道,某地将秸秆废物利用,制成木炭等产品。老百姓再也舍不得把秸秆白白烧掉了。秸秆的利用问题并不是高科技,也无须大笔投资,变废为宝的好事为何就不能做呢?浪遏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