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任何时候都不需要“伪崇高”
· 反腐不能寄希望于“宽严相济”
· 尽量让垄断企业与“市场”保持距离
· “罚付双倍工资”又是一纸空文?
· 开发商叫板,政府敢不敢回应?
· 为舆论监督“松绑”是巨大社会进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6 月 2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反腐不能寄希望于“宽严相济”
  上月底,中纪委下发了一个新规定,禁止用职务谋取不正当利益,且以一个月为期,敦促主动说清问题。现在大限将至,我却没看到有多少问题官员主动交代问题。

  这阵子,很多地方都在做这方面文章,方式从传达、组织收看、部署、学习,到贯彻、落实、实施、执行,多种多样。6月15日,河南媒体且有报道,称全省已有979人主动说明问题,上交违纪款为821万元,人均不到一万元。

  既然公布实施情况的还只有河南,我无法说这个“战果”处于怎样的水平。不过,在我看来,不管人数还是款额,这个数据都不算可观。我不是觉得有问题的人越多越好,问题款额越大越好,只是这个数据与人们感觉到的情况差距太大。当然,你可以说感觉是不准的,但平时随便捉一个腐败分子,搞的款额会有多少呢?

  我看到很多评论,说这是一次“廉政风暴”,是一个设定“大限”的强硬举措,说这是扔向问题官员的最后一个救生圈,已做到了“仁至义尽”,是一些人延续政治生命的最后机会,是一个“最后通牒”。很多评论在向问题官员喊话,一定要看清形势,“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否则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云云。

  如果像这些评论所说的这样,一经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布文告,愈演愈烈的权钱交易即告瓦解,整个形势为之一新,谁能不高兴呢?只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却非新的宣告,而是早已有之。莫存侥幸,伸手必捉,无论涉及到什么人都会一查到底,这些都是熟悉的话语,而结果也明摆的,还是有很多人要往牢房去,有的还走上了行刑场,而且反腐形势还是“更加严峻”。

  从河南公布的情况看,979人主动说明问题,上交违纪款821万元。如果仅仅只是这些,我敢说在很多民众眼里,这些人就可以算是没有什么问题了。然而,官员权钱交易真的没有比这更严重的问题吗?那些有严重问题的人何以没有来说明,或者来说明的人何以没有说出那些更加严重的问题?如果主动说明问题的最后通牒,只是让官员去说点不足挂齿的小问题,那么就有必要考虑为什么最后通牒没有显出通牒相。

  你又可以说贪官就是这么狡猾,妄图说点皮毛蒙混过关;你还可以说有大问题的人根本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非得查到头上来才死心。我想,这也就相当于说,敦促主动说明问题,只是让权钱交易场上的虾兵蟹将走出来了,不足以让真正的大问题得以显现,难以让权钱交易的大鳄们吐出实情。既然如此,有人去主动说明问题并上交违纪款,就算是“做比不做好”吧,欣慰是远远谈不上的。

  我当然希望离“大限”越近,主动说明问题、说明大问题的人会越多。只是这样的情景会出现吗?而且就算是一时出现,又能够保证权钱交易不会成为心照不宣的风气吗?“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是需要的,总不能说发现而不去查处,但政治风气的良好,我想在于使权钱交易变得困难,而非权钱交易机会多多而配之以“自查自纠”和“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禁止权钱交易,重在剥夺交易的机会,而不可寄希望于宽严相济或杀杀砍砍以证决心。

  (作者刘洪波系著名杂文家,《长江日报》评论员)

  【媒体思想之刘洪波专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