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是许多观众所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央视其他节目比,《实话实说》还算是质朴而真实的。但后来他不再说“实话”,转而搞《我的长征》、《电影传奇》去了。近见报道,他开列了一份看过的苏联电影名单,但到了俄罗斯大使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被使馆人员全部划去,说历史的真实并非如此。崔永元大概小时看过不少此类影片,抱着怀旧的情绪而去,而俄罗斯人却担心他不具有反省这段历史的能力。
怀旧是人的天性,一首歌,一篇小说,一部影片,往往和我们生命中某段回忆相连。我自己也常听老歌,如《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之类,心头会涌起一阵遥远的激情。但是,过去许多文艺作品,往往又是跟时代的错误连在一起的。如果只是单纯的怀旧,不能深刻反思,哪怕这些影片当初带给我们的只是人性的萌动,它们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情感,都可能不是崇高,而是“刻奇”。
“刻奇”(Kitsch,又译“媚俗”)是一个德语词,原指造作的艺术品,捷克裔作家昆德拉给它赋予了新义,意谓排斥日常生活性的某种自我伟大的激情,通俗点说,就是伪崇高。他认为,这种情感曾导致过去年代许多残酷的事,也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基本状态。但事实上,“刻奇”与崇高是不同的,它掩盖的是生活的本真:首先,这种激情的对象本身包含了残酷的事实;其次,它是一种寻求群体归属而又蔑视个人的情感;第三,它有着隐藏的功利目的却又假装高尚。
对于老影片展示的俄罗斯那段历史,今天的俄罗斯人应当最有发言权,他们不像我们能隔着距离抒情,不会觉得这里面有多么感人的东西,或许倒是引起痛苦的回忆更多。就像那首老歌中唱道,“在那些野草滩上野草滩上呦,盖起了多少厂房呦。”它让我忆起儿时向往远方沸腾生活,摆脱平庸人生的情愫。但我更清楚,今天的草原正在不断沙化,消失,刮起漫天的沙尘暴。因为这无情的事实,我听歌时的情绪,才不过是一种“刻奇”。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种“刻奇”的氛围被精心营造出来,社会上下充满了抒情的调子。比如,许多年届中年的人突然开始“青春无悔”,要回忆和讴歌当年的上山下乡,好像他们曾生活在开满鲜花的田野。而事实上,当年许多人在农村过的是很艰难的日子,受尽强迫,前途渺茫。更重要的是,他们丧失了最宝贵的青春,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再如,近日有报道载,央视《同一首歌》邀请歌星刘德华参加“英雄母亲”特别节目,刘因档期冲突而婉拒,甚至连写个题词都不肯。为此,节目导演在现场还流下了眼泪,策划人甚至指责刘德华,称他不愿为英雄母亲送祝福,没有爱心。尽管后来澄清说,导演流泪不是因为刘不支持她的工作,而是对母亲们感到内疚,但这种将娱乐与主旋律挂钩的炒作意图仍然十分露骨。所有人都明白,《同一首歌》实际上并不是纯粹的公益节目,而是商业演出,背后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刘德华最近看来很背时,如果说不久前杨丽娟使他遭遇的是“媚俗”,那么这次他遭遇的却是“刻奇”。后者更咄咄逼人,更具道德和政治压力。杨丽娟只是一个人,《同一首歌》就不同了,套用昆德拉的话,导演的眼泪是跟祖国一起流的。尽管刘德华本人一直是个热心公益的歌手,也明知此事跟爱心、高尚毫无关系,可仍然绝对不敢等闲视之。
我们打小受的便是“刻奇”的培育,对于任何日常小事都要赋予伟大的意义,这已经成为了集体无意识,因此也很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崇高,反而常常被“刻奇”所挟持。但时代毕竟不同了,俄罗斯使馆人员对苏联老片子的汰除,最近绝大多数网民对山西黑砖窑事件的愤怒声讨,对《同一首歌》剧组的批评和对刘德华的力挺,都似乎在表明,与上一代人的抒情姿态相比,年轻一代的情感更加成熟,他们在回归经验常识的同时,并没有丧失意义的追求,而是越来越清醒,分得清什么是高尚的情操,什么是“刻奇”的情感。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
【学者视线之景凯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