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发言
6月18日,扬州市特殊学校为曾经在该校的优秀毕业盲生吴晶召开赴美国留学欢送会。吴晶从特殊学校毕业后考入南京外国语学校,今年被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斯坦福三所大学同时录取。
(6月19日《人民网》)
这是一则充满温暖色彩的喜剧,然而,事情的吊诡之处在于,它经不起追问:这名才学、人品俱佳的盲女为何被世界名校捷足先“取”?该消息的反讽之处还在于它经不起假设:如果搁在国内,吴晶还能敲开大学的门吗?
答案让人黯然,比如,宁夏隆德残疾考生陈琰,尽管高考成绩出类拔萃,但被某高校以种种理由拒之门外;安徽一名达线考生,尽管高考成绩超过二本分数线,但因腿部有残疾,被高校断然拒绝……
在大学精神日益退隐的今天,我们似乎再也看不到久远的佳话了———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华罗庚不仅进入了大学之门,而且成为了一代数学大师。我们看到的是,身患残疾的学生,尽管才学卓然,却只能眼望大学校门而涕然。更耐人寻味的是,某些高校慷慨地将入门券送给那些享有巨大美誉度的运动健儿,将文凭廉价兜售给握有权柄的官员,将一个个名誉博士“大无畏”地派送给商界巨子……
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即将展开,不出意外的是,今年仍然会涌现许多被高校拒绝的残疾学生。什么时候我们的高校能够还原大学精神、真正纳英才而育之呢?
(石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