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近期的一项发现纯属医学范畴:经常使用两种语言的群体与使用单一语言的群体相比,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平均年龄可推迟4年以上。
读完这则新闻,突发奇想:假如国际上所有领导人都能学好外语,用好外语,除了于自己有利———多了用脑锻炼,还可于国家有利———多了国际交流,少了国际冲突的可能。
当然,单纯希望学习外语能帮助减少国际冲突,说好听了可算是理想主义,说难听了可算是幼稚可笑。不过,几十年前,美国首批宇航员登上月球以后,也发出过感慨:假如让各国领导人都登上月球,回眸地球,发现自己之渺小以及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之美好,还会诉求战争吗?几十年间,对这一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幼稚问题,平民多有认同,政客无人作答。
现实是,同属发达国家,欧洲人学习外语的热情高于美国人。分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高于美国人学习汉语。
就此可以推测,欧洲人了解其他国家的愿望高于美国人,欧洲人与其他国家国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小于美国人;中国人了解美国人的热情高于美国人了解中国人,中国人主动与美国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小于美国人主动与中国人发生冲突。
学习外语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联,在个体交流层面始于个人意愿:学习某国语言,会产生理解,也产生共处和沟通愿望;在国家互动层面上始于国家定位:是我国需要与他国打交道,还是他国需要与我国打交道。而且,国与国之间民间的好恶,大致对应着国与国政府之间的好恶。结果所及,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世界现状。
几年前,单边主义盛行时期,讲英语的国家内流传一则笑话,说医生给某个国家的领导人检查大脑,得出结论:在大脑左侧(left),没有东西位于右侧(right);在右侧(right),没有东西位于左侧(left)。真正令人发笑之处是,看似没有意义的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在大脑左侧(left),没有东西正确(right);在右侧(right),没有东西留下(left)。换言之,那名领导人的大脑除了有毛病,就剩下空空荡荡。
单边主义可以自我实现,无需与他国磋商,所以无需外语。单边主义的后果,绝非健康心理和生理,或许就是大脑有病、空空荡荡,表现为某种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