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张近东参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
· 明年高考可能考材料作文
· 天然气紧缺 双燃料车无奈“喝油”
· 设个国家读书节,如何
· 年薪4万才刚起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
设个国家读书节,如何
郑春平
  从2003年开始,每次全国“两会”,朱永新都提出要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2007年‘两会’我还要再提。把阅读进行到底,是我很重要的追求。”他说。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而日本、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都有自己的“阅读节”。目前江苏的苏州已经先行建立了“阅读节”,即每年的9月28日,孔子的生日。一座城市的美丽一方面是靠它的外表、建筑、规划,另一方面还是靠它的品位和气质。而设立“国家阅读节”,通过倡导全民阅读的意识,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和文明实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快报记者 郑春平

  专家倡议:把阅读进行到底!

  “现代人普遍比较浮躁,疏于阅读,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昨天,在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共同主办的“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提出,应该让阅读成为中国人日常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都应该养成“精神饥饿感”。他还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以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钱挣多了,书读少了

  朱永新向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让人对现代人的“文化素质”产生担忧。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国国民阅读(图书)率呈下降态势。以识字者总体样本为基数计算,2003年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全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重要的是取决于阅读的水平。”朱永新说,犹太民族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这个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民族,却产生了那么多世界级伟人呢?为什么他们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这与犹太人视书如命、崇尚读书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国家不是靠数字巨大的人口屹立于世界之林,而是靠阅读的人口。”

  

  成年人至少“每月一书”

  “忙死了,哪有时间读书啊!”可能很多人会这样辩解。然而,只要到大街小巷的棋牌室去看一看,往往都是人满为患。“又怎能说没有时间呢?”朱永新说,对浮躁的现代人而言,阅读是让人的内心宁静下来的最好的生活方式,每个月如果能静下心来,哪怕只读一本书,都能使自己的气质得到改善、心灵得到充实。他建议成年人,“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

  “在学校教育中,阅读的应试主义甚嚣尘上,大多数学生完全没有享受到阅读之乐,反倒过早地轻视甚至厌恶阅读。”人的阅读需要、精神饥饿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才能形成,而阅读绝不能仅仅作为一种“任务”。朱永新认为,一名小学生的阅读量至少应该在每两年36本左右,“孩子们应该远离电视,养成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目前,朱永新倡导的“书香校园”活动,已经吸引了全国400多所学校、100多万名学生、6万多名教师的共同参与。

  畅销书未必就是必读书

  最近几年,出现了不少“畅销书”,很多人也都把谈论畅销书当成一种时尚。那么,畅销书是不是就一定是“好书”,究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回头看看不难发现,一些畅销书并没有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早已烟消云散了。”朱永新认为,各种各样的图书汗牛充栋,那些历史上沉淀下来的伟大著作,是最值得一读的。而学生阶段阅读的图书,则不能只是《语文》的配套教材,还应该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向孩子们传达宽容、合作、自律、慈悲、感恩、执着、信心、爱……

  成年人至少“每月一书”,专家建议———

  设个国家读书节,如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