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至今悬而未解的考古谜案,从人类、水稻的起源,到悬棺、汝窑、秘戏以及洛阳铲等,本文详述谜案发生的历史背景、破解的过程,以及部分至今尚未解开的悬疑。许多考古谜案中谜中有谜,案中有案,构成了一个个亦真亦幻、起伏跌宕的离奇故事。
古代的酒能保存到现在吗
2003年,古城西安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西安市考古文保所在一座西汉墓葬中发掘出了几十公斤的汉酒,人们心神为之一动,这是真的吗?西汉的酒能保存到现在吗?汉酒的发现终于可以使一睹古代美酒芳容的愿望成为现实。
2003年6月,在西安市北郊文景路中段一建设工地发现了一座汉代高级贵族墓葬,西安市文保所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因盗扰严重,墓室内部结构和葬具不清,随葬品中除主墓室内残存的101枚玉片外,主要出土于未被扰动的侧室,包括2件铜锺和其余15件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锺腹部破裂,里面已空空如也;另一件青铜锺十分沉重,其内有液体晃动。文物运回库房后,工作人员对那件保存完好的铜锺进行了仔细的清理,将铜锺盖口的土垢、锈和封口的生漆清除后,青铜锺的锺盖被取下,顿时酒香四溢。文物工作者迅速将移液管伸入锺内,一股翠绿色的液体顺着导管缓缓流入玻璃容器中,一个10公斤的容器转眼即满,赶忙用蜡封住瓶口,一共引出了50多斤。这显然是一锺保存了2000多年的西汉美酒。使今人有幸闻到了2000年前扑鼻的酒香。这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西汉美酒。
那么古代的酒是怎样保存到现在的呢?由于酒精极易挥发,很不容易保存,因此古代的酒应该是很难保存到现在的。西汉美酒之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主要可能是因为出土时铜锺盖口的土垢、锈和封口的生漆,使酒的保存具备一个稳定且密闭的环境。由于古酒密封在青铜锺内,青铜器被氧化生锈呈绿色,由于受到铜锈的侵蚀,故酒亦呈翠绿色。
西安市还专门举办了高规格的西汉美酒大型专家研讨会。在讨论中,对于酒的性质,与会专家普遍倾向于西汉美酒是黄酒一说。中国黄酒学会会长毛照显研究员说:“我刚闻了酒香,这肯定是黄酒的酒香。我国新的黄酒标准的定义为,用稻米、粟米等粮食作物经过蒸馏、发酵、过滤以后形成的酒统称为黄酒。西汉美酒符合这个定义。大家所说的米酒其实也是黄酒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也有个别专家对此持保留意见,认为西汉美酒可能是果酒。西安文保所孙福喜所长告诉记者,从文献记载来看,西汉大多数酒是粮食酒,也要经过发酵;果酒在《史记》中有记载,西域的大月氏出过葡萄酒,以葡萄酒为代表的果酒是在西汉末期出现的。西汉晚期有果酒,那是张骞通西域以后的事情。
在中国文化的总范畴里,确实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蕴涵丰富、完整而系统的酒文化体系。诸如:几千年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技术和工艺,历朝历代为酒的酿造和销售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多姿多彩的酒礼酒俗,古今已有的形形色色的酿酒工具和饮酒器皿,墨客骚人所写的关于酒的诗文词曲,载于各种典籍的关于饮酒的轶闻掌故,还有花样百出的酒令,诗意浓郁的酒名等等。
在我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形成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随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经人们思想文化意识的观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西汉美酒的出土,虽然不能解决我国酒的起源问题,但至少可以对酒的起源研究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