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
这两天正值北京大雾。为了知道某个航班能否正常起飞,记者拨打114询问首都机场航班查询电话,结果得到了一个每分钟收费3元的号码。记者问:“没有免费电话吗?”回答是:“民航那边没给。”记者愕然:航班查询怎么成了收费项目,且收费如此之高,依据何在?
航班查询关系到很多人的顺利出行,如此收费将是一笔多大的收入?而且记者用单位电话拨打这个声讯号码时还无法打通,因为许多单位是禁止拨打这类有偿声讯信息台的。相信不少急着出行的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也因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更重要的是,信息台里的航班信息也是由民航提供的,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是免费的这项服务,在北京却变成了高收费项目,相信接受这项“服务”的群众心里是不舒服的。
航班查询信息是公共资源,是民航理应向公众免费提供的一项基本服务,现在却变成了收费项目,这显然是在利用公共资源牟取小团体利益。如果掌握着公共信息资源的各行各业各部门都这么有“生意头脑”,还谈何为人民服务?
还有,航班查询信息收费,是否经过了审批?是否经过了听证?所收费用去向哪里?对此,公众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但现在,我们对这些却一无所知。这种情形近年来相当普遍,一些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业想方设法挤占公共资源牟取小团体利益,在不应收费的项目上引导和强迫公众交纳费用,强买强卖。这种行为虽然赢得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却丧失了公众信任,实为得不偿失。
新华社记者 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