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全面、客观和翔实地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历史的长篇纪实文学。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依据,采用大场面和小故事的双线结构,生动记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鲜半岛那场举世闻名的战争从背景到发生、演变、结束的全过程。
毛泽东未雨绸缪
自从中共入主中国大陆,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蒋介石的处境是每况愈下,甚至不如那个傀儡“天子”李承晚。人家好歹还有自家的一半庄园,可蒋公那会儿是连屋檐下躲雨的地角都快没了!
那时候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基本是上听任蒋介石政权自生自灭。不再向台湾提供物质援助,解放军进攻台湾时也不插手。杜鲁门和艾奇逊在1950年初的讲话,更是在蒋公头上炸响了一声惊雷,“美国政府将不向福摩萨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顾问”。这意思就是说:台湾俺美国是撒手不管了!你毛泽东爱怎么的就怎么的吧!
这可怎么是好?朝鲜南北双方在这当口大打出手,不是送救命丹来了吗?金日成和李承晚在中国大陆边上中共的眼皮子底下打起来了,而且越打越大,把美国人也搅和进去了,这天下还能不大乱吗?这第三次世界大战不是眼看着就要打起来吗?那美国佬为了牵制中共的需要,不是也还得想起我蒋某人么?
果不其然,朝鲜这一开打,蒋介石的行情立马看涨。杜鲁门立即改变了年初宣布的对台政策,对以往宣布的不介入中国内战的声明也统统食言。他于6月27日宣布“台湾地位未定”,命令第七舰队阻止任何对台湾的进攻,确保台湾及台湾海峡的中立化,防止战争蔓延。6月28日起,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十余艘舰艇陆续进占台湾基隆、高雄两港口,并在台湾海峡举行“侦察巡逻”和作战演习。
8月4日,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一批飞机进占台北基地。同时,美国远东军总部还设立了名为“驻台考察团”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其侵台的海、空军部队。
朝鲜内战,竟成了美国占领中国领土、领海的理由!蒋介石终于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朝鲜内战的爆发,杜鲁门在朝鲜和台湾海峡的介入,使毛泽东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作为从来就强调“一个拳头打人”的大战略家,毛泽东历来主张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个一个地打。对于中朝两国来说,应该首先解决台湾问题,为金日成准备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全力的支援,然后再寻机帮助解决朝鲜统一问题。他始终认为,在苏联红军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朝鲜人民军,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经受过严酷的长期战争的考验,因而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成熟起来,也很难对付直接参战的优势美国军队。
朝鲜战争爆发一周后所有的事实,都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当时,中国领导人估计,美国在日本的12万驻军中,大约有6万兵力能够投入朝鲜;这些兵力可能在釜山、木浦、马山等港口登陆,然后沿铁路线向北进军,建议朝鲜人民军应迅速向南推进,以便占领这些港口。
毛泽东认为,美军将有可能在仁川登陆,为了防守汉城,朝鲜人民军应该在仁川地区构筑巩固的防御阵地。毛泽东,是第一个对仁川登陆作出预测的人。
那一段非常的日子里,中共中央极其审慎地研究了中国的周边形势。认为,中国军队有可能与美军发生大冲撞的地方有三处:台湾海峡、越南和朝鲜。这三处中,台湾海峡是最不利的选择。以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空力量,是无法与美国现代化的海军进行海上较量的,一旦在台湾海峡与美国军队冲突起来,没有胜算不说,还极有可能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地位。
越南也不是个好去处。那里远离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后勤供给就极为困难,难以对美军形成有力打击。能不打当然最好,但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朝鲜是最佳选择。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被动中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