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丽柠
李唐的《上京》写的是一个杀手的故事。所谓“上京”,就是到京城去。
杀手梦生,执行任务时化名孟衡,后来在马戏团里扮小丑,隐姓瞒名躲避追杀时,诨名“哈哈镜”。
梦生是直隶、天津一带的人,父亲是同治年举人,辞官后做起棉商。他生于1889年,“上京”的那年是1918年,与徐世昌当上大总统是同一年。
庚子年,梦生父母死于一场大火。孤儿梦生被刺客集团“燕社”社首收留抚养,梦生感恩戴德,成了社团里最厉害的杀手,“弹无虚发,从不失手”。一个官宦子弟,沦为杀手。
可父母的死,却在梦生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恐惧。这种恐惧时常出现在梦里,无边无际的大火,有把一切都烧为灰烬的破坏力,梦至极致,虚岁30的年轻杀手还会无法控制地失禁。李唐只此一笔,便起到“画龙点睛”之用,杀手绝非强大而不可攻破的。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的古老职业,到了现代才称“杀手”。中华民族历史的刺客,赫赫有名。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可以讲一段“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图穷匕见”的成语,耳熟能详。
有人说,唐朝诗人李白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刻画的是侠客形象,但用在古代刺客身上,同样精妙绝伦,刺客的起源就是游侠。
虽然梦生被形容为极厉害的杀手,但真的执行起刺杀任务,我们读到的却是一个“笨拙”的,屡次失手的倒霉杀手。
说起梦生的“倒霉”,是极具戏剧化的。先是在山内丰成居住的胡同大宅内,错失了举枪的良机。第二次在电影院里,因有“宗社党”人的保护,又刺杀未果。之后,枪丢了,寄居的旅社又着了火,逃命时还把仅有的行李箱丢在了观音阁。后来,枪找到了,却在失火时烧毁了。
最落迫时,梦生当了父亲留下的褡裢表,与一群下九流挤住在鸡毛店里。此时的梦里,他梦见自己杀死了父亲。确切地说,在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与那些闯入家中放火的恶人,没有区别。正是因为不断地失败,才令梦生对自己的刺客信仰有所怀疑:难道刺客真的可以除了夺人性命,什么都不管吗?
报馆编辑双寒冰写在小说里的对话,击中了梦生,“你如何断定自己代表的就是正义呢?你认为有判别善恶之权,却可能是一种更大的恶。”
通过与革命党人双寒冰的接触,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发生了动摇,彻底摧毁了梦生的多年信仰。在国家兴亡之即,袖手旁观的,都是罪人。
最终,山内丰成还是死了,但不是梦生杀的。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住着魔鬼,不需要别人动手,他自会灭亡。
李唐是北京人,住劲松一带,他对北京的情感,从字里行间读得出来。
在本书里,对旧京风物与世情的描写,堪称一绝,不输那些身临其境的老作家。倘若抛开故事情节,这本书完全可以当成一部优秀的城市历史散文来读。
“梦生脑子里转动着各种念头,跟在慢吞吞的驼队屁股后面,绕过灰扑扑的箭楼,朝瓮城偏门走去。”
小说伊始,这样的句子就吸引了读者。不由让人想起林海音《城南旧事》的第一章。
如果梦生跟着的驼队一直不停地走,大概就能走到20世纪二三十代的北京胡同里,走到英子小朋友的家门口了。这种历史延绵带来的内心柔软,阅读中,愈发让人舒坦,也将书中刺客刀光血影的冷硬冲淡了些。
李唐的书写,唤醒了我们内心的市井温柔。
像梦生一样,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小尘埃,做不了热烈的大事。但我们可以,在暮色降临之后,听从内心的召唤,让梦燃尽所有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