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新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伴娘粑

  □南京 刘灭资

  回老家,吃小吃,朋友推荐去剧团巷,去广场。

  多年前,曾去过剧团巷一次。剧团巷最有名的是鸭汤面,汤色清亮,油光点点;面条柔软,根根静卧,一丝不乱。葱花青翠,鸭肉酥烂。喝一口汤,鲜,吃一绺面,绵。

  广场,一直是个热闹的地方。过去,这里有各种体育比赛,一到晚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现在这里又成了小吃的世界,汇聚了很多美味,空气里全是香。这里也有面,有挂面,有手擀面。尽管戴着帽罩着口罩,卖面的崔老板娘还是一眼认出了我。原来她的丈夫是我的表弟,我的口中顿时有了外婆家的味道。

  这里的粑种类众多,有发粑、贴粑、蒸粑;有米粑、玉米粑、小麦粑、高粱粑、稗子粑、芽子粑。在这里,我还发现难得一见的伴娘粑。伴娘粑,是孩子“抓周”或“百日”时吃的。伴娘粑由米粉制成,制作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制成圆锥状。放进竹匾,好像一座座娇小玲珑的白塔,又似终年积雪的远山。置之蒸笼,大火,云烟缭绕;粑熟,上色,红配绿,看不足。入眼是一件工艺品,入口,香甜可口有咬劲。民俗,伴娘粑,为伴娘而做。伴娘,是观音菩萨派到人间专门陪伴小孩的神仙。有了神仙的陪伴,小孩就会百病不生,不吵不闹,健康成长。

  不见伴娘粑已经很久了,不吃伴娘粑也已经很多年了。这次与伴娘粑邂逅相遇,我高兴得像个孩子。

  出了广场,秋风飒飒,秋光无限。我虽不能引诗情上碧霄,却也感慨万千。我知道,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大多都抓过周,吃过伴娘粑。我们不论长得多大,离家多远,总有伴娘陪伴,总有伴娘引领,让我们永葆童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