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黄金衔
暑假结束,升入二年级的孩子第一天到学校报到,回来带的不是新书,而是一包波斯菊种子。
他兴冲冲地说,老师让我们在家种花,明天要我们分享怎么种花。于是我和他妈妈有了任务:上网查找波斯菊种植知识,说给孩子听。之后从准备花盆和土壤开始,孩子全程参与劳动。自从波斯菊种下去后,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丢下书包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阳台,看他播种的种子有没有发芽。
大约四五天后,我下班回家,孩子迎上来,兴奋地告诉我:爸爸,我的小芽出来了。他正在换牙,我以为他又长了一颗新牙,叫他张嘴给我瞧瞧。他有点不耐烦道,是花的种子发芽了。接着,他领我到阳台,只见花盆里有一棵浅绿色的小芽破土而出,也就两三毫米的高度。
“爸爸,又长新芽了。”接连几天回家,孩子都会向我道喜。
周末在家,我发现他一天要去阳台多次,观察种子的出芽率和花苗的高度,然后与家里每个人分享。见盆土干了,他会主动浇点水。
学校还鼓励学生养小动物。就在孩子种花的同时,他还养了盆小金鱼。喂鱼、换水,他又忙得不亦乐乎。在小金鱼刚买回来后,他还告诉我们不要把鱼食投喂多了。我有点诧异,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是老师普及的。最让我快慰的是,孩子每天都会搬个凳子,观察小金鱼是怎么吃食,怎么游动,而且一看就是好一会儿,并且一边看还一边“直播”他的观察所见。有时他还拉上大人一同见证他的“惊人发现”,比如有的波斯菊小芽出土后,头上还顶着种子的外壳,家里每个人都在他的邀请下,欣赏了这个“奇迹”。
波斯菊很好养护,出苗后定期浇水即可。孩子每天观察他们的成长,看到叶子有点蔫时,他就及时补水。一个半月后,波斯菊的枝头出现了蓓蕾,这可把孩子高兴坏了。我下班回家,一进门,就感受到他的兴奋。
在孩子的邀请下,每天观察花蕾的变化也成了我的功课。扁球状的花蕾从小变大,一天天地变样,扁圆球被撑开几条裂缝,露出花瓣的颜色。大约一个星期后,同样按门铃后,孩子开门,这次他激动得跳了起来,告诉我波斯菊开了一朵花,说着拉我径直往阳台跑。第一朵是紫色的花,其他花蕾也是含苞待放。
晚饭后,我领着孩子上楼顶,因为那里还有一盆。我想长在自然环境下的,应该开花多一点。果不其然,楼上的已经开了四五朵了,借助手机灯光,一旁的孩子惊呼:“哇,五颜六色哎,好好看呀!你看,这是白的,这是粉的,这是紫的。”
就在昨天,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带一盆植物到学校养护,孩子带上他的波斯菊。路上,有的波斯菊花瓣掉了,令他伤心不已。到校后,能与同学们分享他的种花心得,并让同学见证自己的劳动成果,那种自豪的表情又洋溢在孩子的脸上了。
古人讲究“耕读相伴”。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传统对于城里的孩子大多没做到。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要求自己的学生,回家必须做家务。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其实做家务也是一种“耕”。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一个个“新芽”冒出来,最终成长为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