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赵培龙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航校毕业,分配到南京大校场机场工作。乡下孩子进了省城,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陌生感新鲜感格外强烈,拨号电话不会打,市内公交不敢坐。经过一年多适应,加上经常查看城市地图,周末跟同事一起出去闲逛,胆子才渐渐大了起来。之后,我用积攒下来的一百来块钱,托人买了一辆无锡产金狮牌26型自行车。从此,开始了对这座古城的探索。
开始是名胜古迹,比如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梅花山、中华门城堡等,接着是公园,比如玄武湖、莫愁湖、白鹭洲等公园,之后便是寻找边边角角的景点。总统府、博物院等民国景点当时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外边探探脑袋。
那时出了“四门”(中央门、水西门、中华门、光华门)就是乡下,有的城乡接合部如同农村,放眼望去,全是田垄菜地,让我这个乡下孩子多了几分亲切感。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去中华门附近游玩,看到一条宽阔的河流上居然有一条“拉渡”,就是一根绳索系在河的两岸,船上的艄公手拉绳索给来往行人摆渡,每人每次渡河收费一分钱。这在我们水乡是司空见惯的景致,没想到大城市里也有这个稀罕物。好奇心使然,我便一探究竟。
听老南京讲,这地方叫长乐渡,古时候很有名气,唐代就有石桥,到了宋代桥塌了,人们就用铁链木头修了一座浮桥,不知何年何月浮桥也垮了。由于地处偏僻,客流量不大,一条渡船足够百姓出入,因此这个渡口便长期存在下来。在清代,古渡口有块大匾,上写“长乐古渡”四字,仿佛让人踏着朱雀桥边的伏地野草、顺着乌衣巷一抹斜阳,去探求追忆深邃久远的往事。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这块匾才不翼而飞。匾没了,船还在,只不过像我这样的匆匆过客,不再知道古老渡口曾经有过的沧桑变迁罢了。
时隔四十多年,一个天高云淡的下午,我怀着探古访幽的心情,再次来到立有汉白玉门坊的“长乐渡”街区。踱步河畔放眼远望,河上有多座造型别致的小桥,记忆中宽阔的河道已被具有城南特色的街巷和富有秦淮风韵的古建筑群代替。精雕细琢的街道深邃古朴,沿街商墅高墙深院,两层居多也有一层,粉墙黛瓦马头墙,屋檐悬着红色蜈蚣灯。深巷里的青砖瓦房,布局考究,庭落通透,雕梁绣户,飞檐反宇,一派富丽堂皇。
河瘦了,船没了,岸边的野草花同样不见了。站在古渡口张望,我不知是欣慰还是落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