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徐建平
又到冬日,风渐渐生硬起来,如无数细长的钢鞭,抽到哪里都邦邦有声。想想小时候,没有空调,没有电热毯,晚上睡觉是用铜脚炉焐热被窝的。
每年冬天,母亲把藏了大半年的铜脚炉小心翼翼地从墙角里拿出来,用抹布揩干净。早上做饭时,把灶膛里带有火星的稻草灰放在脚炉里,铺上一层木屑,再盖上一层稻草灰,一只滚烫的脚炉就算烧好了。父亲为铜脚炉用稻草做了个焐窠,焐窠里放一点旧布头,然后把脚炉放进去。一只脚炉可以让双脚温暖一天。
小时候我身子单薄,特别怕冷,经常冻得缩手缩脚。大姐看我直打哆嗦,笑着说:“把脚炉带到学堂去吧。”说完她一手抱着我,一手拿着脚炉,把我送到村西的学堂里。脚炉放在地上,双脚放在脚炉上,身上也慢慢暖和起来。
星期日,与村子里的小伙伴在屋檐下晒太阳。小伙伴们带来了黄豆,我们把黄豆放在脚炉里爆,黄豆上沾一点口水,几分钟后,只听见“啪啪”的声响,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黄豆熟了,我们一个个吃得眉开眼笑。有时,我把山芋放进脚炉里烘烤,蹲在一旁等上个把小时,感觉差不多了就拿出来,那看上去黑乎乎的山芋,掰开烤焦的皮,露出细腻的黄心,热气缭绕,入口香甜软糯,是我最喜欢的小吃。
当时家里只有一个脚炉,每到晚上,母亲总是把脚炉放在我的被子里,让我不受寒冷,度过了一个个温暖的夜晚。
不久前的一天,我开车去接大姐来我办的厂里看望老父亲。大姐看到父亲床上用的电热毯,有点不放心,对我说:“阿爸年纪大了,最好还是用热水袋。”大姐是怕电热毯不安全,万一出什么事。大姐看着父亲房间里开着空调,温暖如春,不由得感叹地说道:“以前家里可是什么都没有呀!”
说着又跟我讲起了一则关于铜脚炉的往事。有一年的冬天,二哥大约十二三岁了,他晚上到别的村上去玩,不小心掉入人家存放柏油的坑里。柏油沾满了二哥全身衣服,浑身漆黑,他吓得不敢回家。邻村的小孩来家里报信,大姐急急忙忙赶去,一看也吓坏了,她虽然一边训斥,一边则心疼地把二哥牵回家里。回到家,二哥被父亲打了一顿,气得要赶二哥出门。母亲和大姐在一旁不停地劝父亲不要生气。大姐把二哥身上的衣服脱了,让他光着膀子到床上去。脱下的衣服外套只有扔了,可里面的衣服舍不得扔,当时家里穷得连换的衣服都没有。大姐只好把二哥里面的衣服赶紧洗了,连夜在铜脚炉上烘,第二天早上衣服总算烘干了,二哥有衣服穿了。
后来大姐出嫁时,这只脚炉做了她的嫁妆。苏州乡下的风俗,女儿出嫁,家里再穷也要有一个脚炉做嫁妆,而且必须是热的,叫做“火隆隆”,寓意今后的日子能兴旺发达。
铜脚炉如今很少见了,但乡下人家结婚,它还是必备品。也许不再实用,只是一个象征,但它传递的是一种人间温暖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