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梅莉
周末去菜场,看见毛豆荚很新鲜,我就随手抓了几把入袋。一个阿姨也在买毛豆,但她要挑挑拣拣。我买番茄,她认为我挑的不好,要帮我挑,她挑的都是表面光滑、形状好看的番茄,说如果这两天吃就尽量买熟一些,炒出来的汁液更浓郁。我忙谢她。她说:“不用谢,你很能干,自己开伙,我儿子媳妇天天回来吃饭,从不做饭呢。也不知等到我做不动的一天怎么办。”
第一次因为自己做饭被人表扬,心情忽然明亮起来。路上看见邻居家的一个小毛头,双手背在后面,得意洋洋地说:“我感觉这次我是第一名!”他奶奶跟在后面,笑得阳光灿烂。总觉得这小娃生下来到走路没过多少天呢,结果,听他奶奶说,今年开学已上一年级。掐指一算,我做饭的工龄比这小毛头还大呢。
回到家,准备今日一饭一蔬。原来自己做饭也是一种能力,虽然我并不热爱做饭,只出于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同事年逾不惑,自结婚以来,一直去公婆家吃喝,想必只要二老还做得动,会一直这么吃下去。我也曾羡慕过这样的人,一日三餐,要买、摘、洗、切、烧,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人天生都有惰性的。反过来一想,中国的父母都很累吧。
最近接二连三地听了几个中年人的坏消息,情绪也变得有些颓。与先生剥着毛豆子,说着闲话。感叹我们都要好好的,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给老人养老送终,不能生病更不能中途谢幕。然后,我准备了好几道菜,先生掌勺,他是我们家的大厨,只在周末下厨。所以这一天,我就抓住机会买很多菜,就像过节一样。
仔细想想觉得阿姨说得很对,自己做饭的确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复一日地坚持,换花样,看菜谱,念菜经,年复一年,把家人喂得健健康康的,只有做饭的人才深谙其中的苦与乐。记得妈妈来沪小住一年,她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血糖也临界,我做菜就少盐少油少糖。结果,回去前带她体检,血糖值回归正常,连手抖的老毛病也轻了很多。
生活不易,中年人的崩溃与自愈都是悄悄完成的。努力做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