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新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丹阳柳茹我的家

  □丹阳 贡惠荣

  一个古村,我叫她故乡,村里住着岁月和记忆;一个故事,她给予我滋养,有种宁静守候了千年。

  位于江苏丹阳的柳茹村是国家级古村落,一条古老街巷贯穿东西,两头各有一个更楼。长长的石板巷悠悠地倾诉着,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为保护民族英雄岳飞三子岳霖,秣陵关总镇贡祖文辞官携岳霖隐居此地,因四周沟塘众多,柳树成荫,故名柳茹。先人茹苦含辛,于是百千万生而后成。

  昔日忠义安在哉,先人祠堂犹可寻;青砖黛瓦古银杏,翠屏重叠层层敬。

  位于村北的贡氏宗祠,前后历经了八百多年的沧桑历史,是苏南地区典型的“大门-中堂-寝堂”三进式祠堂构造。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殿堂,硬山顶,塑鱼龙吻脊、云纹脊、哺鸡脊,端庄高大,气势非凡。第一进前后檐墙为联排木质隔扇门窗,第二进、第三进当中五间前檐柱与金柱之间屋顶为弧形罗锅檐,前檐墙为联排三十扇长隔扇门,下部裙板雕刻花草纹饰,尤其是在横梁上和走廊栏杆上都有大量极其精美考究的祥瑞浮雕,整体呈现出开放精致的特点。中庭院内的银杏树,果实呈罕见的正椭圆形,已有430年树龄,枝壮叶茂,挺拔有力。1939年大年三十,宿营祠堂的陈毅曾在树下与前来慰问的十二乡农抗会代表合影留念。红漆木质结构,白墙灰瓦、绿叶古银杏树,相得益彰,里里外外尽透古韵之美。

  位于老街巷东段的王公祠,砖木结构,硬山顶。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丹阳南乡遭受蝗灾,时任知县的王志道,坐镇柳茹,身先士卒,指挥灭蝗,颇有成效。百姓感激王志道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为颂扬他的功绩,自发集资为他建造了生祠,有楹联为证:“万历年灭蝗灾丹阳县令惠泽民众,天启岁造祠堂里社百姓永敬恩公”。祠内柱子上挂着一副楹联,上联为“除暴安良王公志道怀里备公道”,下联为“惩恶扬善左都御史腹中无私心”。

  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祠堂是家国情怀的载体,是缩小了的民族国家文化。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走进古街巷边的元代友于堂,故人陈迹沐清风,琅然犹带读书声。友于堂办学历史近700年 ,诗礼传家,惠泽一方。这个美丽而古老的村落,滋养着我们肉身和心灵。

  人生总是在喧嚣中顺乎欲求,而又在喧嚣中迷失自己。回乡的人总要在长板石巷道上缓步走一走,此刻的内心像被清空的购物车,心定气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