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杨新华
古都南京的南郊,冈峦蜿蜒起伏,草木繁茂葱茏。青山绿野间,散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美丽的人文景观。位于中华门外软件大道北侧的浡泥国王墓,便是这些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处。
浡泥国王墓坐北朝南,前临池塘,遥对牛首山双阙,东、西、北三面环山,是一处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如今,这里开放为景点,清幽雅静的环境、充满异域风情的展览陈列,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这里也是我钟爱的去处,我常来走走看看,园区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感到熟悉和亲切。
我与浡泥国王墓的渊源,要追溯到50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个中学生,家住雨花台区大胜关附近。那年“三八”节,学校放假,我和几个同学趁机跑到南郊来玩,靠两条腿走,利用大半天时间游览了南唐二陵、雨花台烈士墓,还有浡泥国王墓。当时我完全不了解这位浡泥国王,只知道他是明朝时期从很遥远的一个国家来到南京,去世后就安葬在南京了。
印象深刻的,倒是那天的“午饭”。因为赶上“三八”节,沿途的饭店都关门。我们好不容易才在一个村子里找到一家小店,买了十来块萝卜干,一人分两块填肚子。
几年之后,高中毕业的我,进入南京西南郊的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学校订有《参考消息》,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精神食粮,我每期必读。有一段时间,报纸上介绍东南亚的一个国家——文莱。美丽的风光,精彩的故事,我看得入了迷。有关文莱的连载介绍,前后有二十天,我大饱眼福,并剪报收集起来,加上封面封底装订留存。这份宝贵的资料,至今还在我的书橱里。
时光荏苒,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调离学校,进入文物部门工作。在新单位,正赶上进行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我有幸参与其中。也是那段时间,我才知道,原来我熟悉的这座浡泥国王墓,墓主就来自我在《参考消息》上读到的文莱。
浡泥国,是中国古代对文莱的称呼。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国内关于文莱的资料少之又少。我跑遍各家书店和图书馆,想查一些资料,但大都无功而返。史书中会不会有相关记载呢?抱着这样的念头,我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省出一笔,买来全套的24史,果然查到了。根据《明史》记载,永乐年间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团访华,在南京因病去世。永乐皇帝圆了他“体魄托葬中华”的愿望,赐葬中华门外石子岗。
有了这一份重要的史料,我研究浡泥国王墓就有了底气。那之后,我又结识了来自东南亚的一些文史专家,以及我们香港的文史专家,在交流中,获得了更多关于文莱的材料。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材料能够更好地传世,我和兄长杨建华一起,编辑出版了《浡泥国王墓探源》一书。书出来以后,还传到了香港甚至国外,后来又传回大陆,让北京、上海等地的人也知道了我们南京的浡泥国王墓。1993年,中国驻文莱大使刘新生先生,就是带着这本书赴任的。
1995年,应文莱文史专家的邀请,南京相关人员组团护送浡泥国王墓墓碑复制品到文莱,我有幸成为团员之一。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文莱的国土,旖旎的风光、热情的市民、丰富的物产、富庶的生活,岛国文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少年时代的一次南郊旅游,到二十年后站在异域的土地上,我与文莱真的有缘。后来,我又多次前往文莱,并把《浡泥国王墓探源》的手稿捐赠给了文青体部博物馆局。
最近十多年,中国和文莱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和学术交流频繁,我热情地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6年,中国与文莱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继续我和文莱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