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紧扣情侣的类型和爱情中如性、嫉妒、放弃、征服等主要表现,试图探索爱的本质特征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或长相厮守,或渐成路人,也或许间隙丛生,翻脸成怨偶。爱情是个千古谜题。我爱你,到底怎么回事?
意大利作家弗朗西斯科·阿尔贝罗尼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讨各种类型的爱情,先后发表了《求偶之歌》《初恋》等,他跃上国际畅销书榜、关于爱情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就叫做《我爱你:有关爱情的理论》。对于渴望爱情的男女,理论固然像是纸上画的大饼,但或许多少有点启发。
爱情这个话题太宽泛,建构与此有关的理论,需要有好的借力点。《我爱你》共二十章,作者紧扣情侣的类型和爱情中如性、嫉妒、放弃、征服等主要表现,试图探索爱的本质特征以及处于爱恋之中的人们的心理变化。每一章分成几小节,基本上每一节都会提出一个小论点。比如,作者说,“我们有可能在几天之内甚至是几小时之间,忽然就坠入情网,爱上一个我们素未谋面的人。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一见钟情’。”然后,作者举例,“‘都灵男人’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讲述了他的故事之后,作者开始分析,逐渐推导自己对此的看法。
这样的体系脉络是比较清晰的,作者的论述方法也是比较简明的。不过,依照严格的科学实证标准,作者的这种研究方式有点问题。因为他是论点先行,事先已经归纳好一种模式,然后用故事去套这个模式,再经由剖析这个故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事实上,书中的故事都是事先精心选择好的,作者从各种文学、影视或者新闻报道里高度提炼出符合需求的各类形象,分别冠之为“都灵男人”“学生”“指挥官”“RIK女士”等,很像是固定化的编码符号。作者未采用通常心理学书籍里经常出现的问卷调查,也没有任何亲身参与的实验观察,当然,我并不是说调查或实验就能保证客观,心理学向来充满主观意识的流动。
缜密的理论大多抽象。爱情如此扑朔迷离,如此充满不确定性。就爱情这种特性,简便易行的分类归纳法也有它的好处。至少我们可以从某种类型中找到某种参照吧。
就某种程度,我以为,心理学确是各种投射的集合。譬如,一见钟情。心理分析学者主张,一见钟情时我们并不了解对方,我们在对方身上看到的,只是我们自己心理的投射。我也讲一个爱情故事,来自新闻:地铁上一见钟情,但却失之交臂,男孩念念不忘,为此建了网站“我梦中的纽约女孩”,终于在网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女孩,并且如愿成为了恋人。故事的结尾,几个月后,他们友好分手。因为他们发现彼此并非自己真正想要的爱人。我们在心中其实早已织就了“梦的衣裳”,当然它最终的归属或许是截然不同的方向,每个人都企盼爱人会在自己的未来蓝图里。为什么说爱需要磨合?为什么说相爱容易相处难?因为真正在一起之后,我们会发现双方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爱好兴趣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原本的爱情有很大成分是出于自己的想象。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
好的爱情,能够激发彼此的抱负和渴望。我喜欢苏格拉底的阐释,哲人说爱情应当保持既非满亦非空,不断追求由空到满的状态。我想,在这样的爱里,彼此都能不断成长,既能拥有自我又能契合对方的想象。这时候,爱人的眼睛会投射亮晶晶的光:“我爱你。” 林颐